四年前,作者從某些文學作品中發(fā)現了一類不同尋常的東西,最終又將此類不同尋常者命名為“神圣者”。本書千言萬語,實際上只是對于神圣者的實在性所作的反復揭示或證明。本書也可以說是對于人類神圣文化的一次總結,或者是對于人類神圣文化的一種嶄新的解釋。在文化日益世俗化的今天,本書可以滿足人們心靈深處對于神圣文化的一點渴望。本書有這么一個優(yōu)點:不用“玄談”的方式來“談玄”。本書始終不曾遠離各種現象。詩學篇對于全書來說,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也最集中地體現了對于傳統(tǒng)詩學的革命性。歷史上,一般來說,總是各種哲學給詩學提供各種原理;本書中,卻是詩學為哲學貢獻了第一原理。這也是本書的一個特點。作者由此相信,任何有些價值的哲學,只能是起步于對于具體科學的探索,而不是對于哲學史的直接鉆研。作者不是方法崇拜者,卻發(fā)現科學所發(fā)現的每一種原理正是有效的方法。作者在此道出此點,供志在創(chuàng)造的后來者參考。一個人能夠“頓悟”到某個原理的存在,他誠然是幸運的,但科學研究更艱巨的任務,是認清此原理的各種性質,從而形成對于此原理的清晰定義——這一過程或許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層層深入的??茖W研究的主要困難,在于逐步發(fā)現乍看之下相歧異者的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