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司法權的性質與司法改革戰(zhàn)略
序二 司法改革與司法基礎的重建
導論 司法改革與現(xiàn)代法治國家的建構
上篇 司法權的法理分析與理念定位
第一章 司法權的社會基礎與性質定位
第一節(jié) 司法權的界定及其特征
第二節(jié) 社會糾紛的類型與司法權的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司法權的性質
第四節(jié) 司法權與立法權、行政權的比較
第二章 司法權的功能定位
第一節(jié) 司法工具主義功能觀剖析
第二節(jié) 司法功能的現(xiàn)代觀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司法的立法、政治功能
第四節(jié) 司法在法律實施系統(tǒng)中的定位
第五節(jié) 司法功能狀態(tài)的實證分析
第三章 司法權的價值定位
第一節(jié) 法價值與司法權的基本價值
第二節(jié) 司法公正的價值內涵及其實現(xiàn)條件
第三節(jié) 司法獨立: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
第四節(jié) 司法價值的沖突和解決
第五節(jié) 司法的效率化
中篇 司法權的體制構架與制度法理
第四章 司法體制的實際構架與應然法理
第一節(jié) 司法體制的概念與構造
第二節(jié) 我國司法體制的實際構架
第三節(jié) 對于我國司法體制的理性反思
第四節(jié) 對完善我國司法體制若干建議之評析
第五章 司法權的內體制研究
第一節(jié) 審判委員會制度評析
第二節(jié) 法官管理制度改革芻議
第三節(jié) 審判組織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第四節(jié) 司法責任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司法權的外體制研究
第一節(jié) 黨的領導與司法的關系
第二節(jié) 人大與司法機關的關系
第三節(jié)行政權與司法權的相互關系及相關問題
第四節(jié) 司法過程中公、檢、法關系的再認識
第七章 法律職業(yè)的法理基礎和法官制度的完善
第一節(jié) 法律職業(yè)共同體與當代中國的法治事業(yè)
第二節(jié) 兩大法系的法官制度及其借鑒意義
第三節(jié) 我國法官制度的缺陷與完善
第八章 我國司法權變革的社會背景與理性化走向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司法改革的背景與前提
第二節(jié) 我國司法改革的性質與特點
第三節(jié) 我國司法改革的資源取向
第四節(jié) 司法改革的實踐道路
第五節(jié) 我國司法的理性化走向
下篇 司法的權力技術和組織策略
第九章 司法行為的模式類型研究
第一節(jié) 三段論式的司法行為理論模式
第二節(jié) 個體化司法行為模式理論及其評析
第三節(jié) 行政化的司法行為模式
第四節(jié) 理性化司法行為模式的建構
第十章 司法過程的中技術
第十一章 司法程序與司法構造模式
第十二章 司法的監(jiān)督機制及其完善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