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到鑒賞與寫作入門之作用,本書共分上、中、下三編。上編為鑒賞篇,提出鑒賞原則,即本著內容與形式兼顧之原則,提出知人論詩,強調對于精神實質的把握。形式上則必須依照當時的格律要求及語音實際來進行分析鑒賞。基本掌握入聲字及平水韻的知識,熟練掌握律詩句型等基礎知識。并歸納古代入聲字歸入到現(xiàn)代平聲中的常用字以及平水韻之106韻部。為鑒賞提供基礎知識。中編則選詩詞作品170篇。除七言古詩外,每篇作品都有譯文、注釋、評析三部分,對于學生理解掌握作品頗有幫助,且盡量使語言簡潔精練,譯文亦注意用詩的語言,盡量體會原文的滋味。評析部分則側重結構與內容的統(tǒng)一,對于寫作頗有啟發(fā)。七言古詩考慮篇幅太長,且多數(shù)較直白,故省略譯文部分?!洞航ㄔ乱埂?、《長恨歌》、《琵琵行》三篇詩歌太精美,影響甚巨,講授時將要提及或略講,但因篇幅太長,故只錄入原文。唐詩因分體編排,詩人生平在首次出現(xiàn)之作品的評析前簡單介紹。宋詞部分則因每個作家之作品統(tǒng)一排列,故詞人生平也單列為一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