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長篇小說名著精讀·第二批。地主知識分子奧勃洛摩夫養(yǎng)尊處優(yōu),視勞動與公職為不堪忍受的重負。盡管他設想了龐大的行動計劃,卻無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躺在沙發(fā)上混日子,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懶漢和廢物。該書細膩地描寫了他精神上的死亡過程,表達了農奴制改革前夕社會上強烈的反農奴制情緒和要求變革的愿望。奧勃洛摩夫的形象標志著俄國十九世紀“多余的人”蛻化的極限,是一個沒落地主的典型。列寧曾以他為鑒談到當時蘇聯社會中的問題:“俄國經歷了三次革命,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奧勃洛摩夫。……我們只要看一看我們如何開會,如何在各個委員會里工作,就可以說老奧勃洛摩夫仍然存在。”可見該形象深刻的社會概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