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條件資料自然條件資料包括:(1)建設區(qū)域和建設場地地形圖明確建設對象的位置,建設地區(qū)交通條件、建設場地內的一切地上附著物、河湖分布、地形等高線和坐標方格網等。(2)工程水文地質資料包括建設地點地質鉆孔布置圖、鉆孔柱狀圖、工程地質剖面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等,地面及地下水狀況;以上資料對確定地下工程施工,降低地下水位方案起重要作用,也影響著進度計劃的編制。(3)氣象資料包括降水資料、氣溫資料、風向、風速與風的頻率資料及冬、雨季起止日期等。根據氣象資料,可以合理安排冬雨季施工項目,擬定相關季節(jié)施工措施以保證計劃實現。2.技術經濟條件(1)地方建筑工業(yè)資料當地的來料場、建筑材料廠、預制構(配)件廠的分布情況,產品的名稱、規(guī)格、供應能力和價格等。(2)地方資源資料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砂、石料、石灰石、保溫材料和粘土等的蘊藏量及采挖條件,施工利用的可能性等。同時應了解產品運往建筑工地的方法、交貨價格、運輸費用等。(3)交通運輸資料建設地區(qū)的鐵路、公路、碼頭等的分布;交通道路的運輸能力和運輸價格。(4)水電供應資料變電站位置、供電能力及接線地點;當地現有供水排水系統的管徑、標高和水壓,供水和排水的能力以及利用的可能性等。(5)機械化基地情況就近是否有建筑機械化基地及機械化設備,有無修配廠,能否為本工程項目施工所利用。(6)勞動力及生活設施資料當地可供招募的勞動力的數量及素質,勞動力的價格;當地可供施工隊使用的生活設施,醫(yī)療設施以及文化福利設施,這些設施的所在地點、數量、設備條件以及交通條件。充分利用當地的技術經濟條件,可以做到就地取材,減少運輸成本,充分利用這些技術經濟條件,也是編制網絡進度計劃的基礎條件。3.資金供應情況眾所周知,建設資金是項目實施的經濟基礎。資金供應是否到位關系到建設實施能否正常進行,所以資金供應是建筑施工計劃得以實現的最重要的保證條件。施工網絡計劃的編制必須以資金供應的資料為重要基礎。收集資金供應情況的資料包括:(1)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及總概算已批準,且建設總投資不超出原批準概算10%以上。(2)建設項目投資落實的資信證明,它必須:①建設單位將以上批撥的工程款,在建設銀行開立專戶;②建設項目自籌資金必須先存后批,同意后,在建設銀行存足規(guī)定年限后方可使用。③審計機關出具的開工前審計意見書。若建設項目投資來源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資金不落實;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和手續(xù)不完備等,則審計單位不會出具同意開工的審計意見書。4,有關的定額、標準、規(guī)程和制度編制單位工程施工網絡計劃應收集的有關的定額、標準、規(guī)程、制度有:(1)國家標準《工程網絡計劃技術規(guī)程》(JGJ/T122—99)。(2)國家或地方建筑安裝施工勞動定額。這是確定分項工程施工時間或流水節(jié)拍的依據。(3)國家或地方預算定額及單位估價表。這是編制施工預算,控制投資使用或計劃執(zhí)行中施工方向業(yè)主方取得工程款項的依據。(4)有關建筑安裝施工規(guī)范、技術標準、操作規(guī)程及強制條文等。這些資料決定著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的選擇,是施工工藝及技術的依據。(5)與本工程建設有關的其他資料:如招投標資料、工程合同、設計圖紙文件、圖紙會審紀要、建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對該工程的指示、要求等。它們往往也關系或決定著工程施工網絡計劃的編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