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頗具特色,首先是它的科學系統(tǒng)性,它基本上覆蓋了放射生物學的研究領域,始于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學基礎,繼之以輻射所致隨機性與非隨機性效應為主線,從各個水平,特別是細胞、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討了輻射效應(損傷)與修復的規(guī)律。其次它具有時代的先進性。自從80年代以來生物學理論的飛躍發(fā)展,標志著生物高技術的細胞聯(lián)合技術、基因重組技術及超投量分析技術的建立,大大地推動了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書中以輻射做為作用因子.通過受體玲膜信號傳遞,胞內信號轉導,核轉錄(翻譯),細胞周期調控與增殖、細胞凋亡以及低劑量輻射的興備效應等一系列以細胞為基礎的基因調按網絡,進行了深入的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柏結合的分析與闡述。同時還從輻射作用的靶分于DNA的損傷、修復及基因組的穩(wěn)定性入手,對輻射所致基因突變、染色體畸變、癌變及遺傳疚患等進行了較詳盡的科學論述。這既是放射生物學中重大理論課題、放射醫(yī)學與防護學科中的前沿課題,也是廣大公眾所關心的熱點課題。為了使本書更貼近實際.書中還專門從分子、細胞水平上討論了輻射敏感性的基礎和敏感疾患、敏感相關基因及敏感性修飾——防護與增敏的理論等問題;還對放射引起的血液、免疫系統(tǒng)的損傷特點以及損傷后修復的重建,以現(xiàn)代的科學觀點,提出有指導意義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