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棋種,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人們便把琴、棋、書、畫并稱為四大藝術,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瑰寶。圍棋是一種高雅的娛樂和競技活動,它的基本著法很簡單,但變化卻深奧莫測。圍棋的技術是完全公開的,然而,在一方僅僅盈尺的小小戰(zhàn)場上卻是“千古無同局”。對局雙方條件均等,各人可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竭盡全力擊敗對手,爭取勝利。也許因為具有這些特征,所以,圍棋歷久不衰,魅力永存?!昂⒆訉W圍棋究竟有什么益處?”一些家長經常提出這個問題。作為一名職業(yè)圍棋啟蒙老師,我是這樣回答他們的: 首先,學圍棋對開發(fā)少年兒童的大腦思維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下棋時需胸懷全局,有計劃按步驟進行合理的布局,精確地計算數種乃至幾十種棋形變化,對各種變化又需作出準確的優(yōu)劣判斷。這種訓練能有力地促進少年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其次,學圍棋對端正少年兒童的學習態(tài)度大有幫助。要學好圍棋,必須多想多練,扎扎實實地掌握各種基本技巧,記住一定數量的定式以及死活常型,刻苦鉆研高難度技巧。這種訓練既有利于培養(yǎng)少年兒童一絲不茍認真學習的習慣,也可增強其記憶及理解能力。再則,學圍棋是鍛煉提高少年兒童心理素質的良好方法。對局時,形勢如占優(yōu),不能沾沾自喜而放松警惕;形勢如不利,更應冷靜沉著,伺機反擊。贏了棋,不能驕傲自滿,需再接再厲,向更強的對手沖擊。輸了棋,不能灰心喪氣,要總結經驗,接受教訓,振作精神重新再來。下棋總有輸贏,這種挫折訓練對養(yǎng)成少年兒童的競爭意識,樹立拼搏進取的精神極其有效。此外,學圍棋能開拓少年兒童的思路,克服急躁情緒,糾正粗心大意的惡習,加強辦事的計劃性。要贏一盤棋,必須依靠上百步,以至更多步棋的認真思考后謹慎落子的積累。因此,下棋還可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習慣,堅韌不拔的性格,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少年兒童虛心向別人學習,勇于承認錯誤等優(yōu)良品質。然而也有家長會擔心,孩子年齡小,每天除了在校學習外,再學下圍棋,整天動腦筋,會不會造成用腦過度呢?對此,我可以肯定地回答:“絕對不會!”現代科學資料證明,人的大腦有140~150億個細胞,但人的一生一般使用不到腦容量的20%,其余80%的處女地還有待于我們去開發(fā)。下棋對大腦來講,好比是做體操,人的大腦越動越靈活;相反,人若懶于動腦,整體衰老正是從大腦衰退開始的。如何將喜好圍棋的人們盡快引導入門,這是我們圍棋啟蒙教育者的研究課題。有關圍棋的入門書已出版了幾十種,但是,在施教過程中,我們深感那些教材因跨度過大,例題過少,使讀者難以領會和接受。三年來,筆者參考各種書籍,結合十余年從教實踐的經驗,幾經修改編寫成這本《圍棋入門指南》。旨在系統地向讀者介紹圍棋的基本知識,循序漸進,廣泛而細致地剖析常見棋形圖例,由淺入深,使讀者能逐漸掌握并鞏固圍棋的基本技巧。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另一關鍵是必須反覆地進行對局實踐,邊學邊下,這樣才能順利地打開圍棋這座神秘殿堂的大門。謹把這本《圍棋入門指南》作為一枚初熟的果實奉獻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