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立了如下的幾條編選原則:(一)絕大部分的篇幅,主要提供給最貼近我們當代生活、最能引起我們共鳴的蘇聯(lián)作曲家的合唱作品和蘇聯(lián)群眾歌曲的改編曲以及我們耳熟能詳?shù)亩砹_斯經典民歌;(二)宗教合唱曲也是世界合唱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其內容畢竟離開我們今天太遠,限于篇幅,我們概不入選;(三)古典合唱曲和藝術合唱曲,比如,被譽為“當代俄羅斯合唱學派三巨頭”的塔涅耶夫、拉赫瑪尼諾夫和斯維利多夫的合唱作品,限于篇幅,我們也只能選1~3首難度不高、易于為我們理解和接受的曲目,其它的名曲只好留待將來有機會再作系統(tǒng)地譯介了;(四)鑒于同樣的理由,歌劇中的合唱曲,不選;清唱劇、康塔塔、交響樂中的合唱曲以及篇幅過于龐大的各類合唱曲,也一律不選;(五)某些膾炙人口的名曲往往有多種合唱改編本,各具特色,我們酌情選了幾首,以適用于不同的合唱需求。這本合唱曲集含如下幾個內容:第一部分是俄羅斯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和現(xiàn)代作曲家的合唱藝術作品;第二部分是蘇聯(lián)群眾歌曲和抒情歌曲;第三部分是俄羅斯民歌;最后是“附錄”——原蘇聯(lián)境內其它加盟共和國的一些著名的民歌,如烏克蘭的《德涅泊爾河掀起怒濤》、格魯吉亞的《蘇麗珂》和亞美尼亞的《小燕》等,在我國早已家喻戶曉,收入集子固然名不副實,但舍之也未免遺憾,故作為“附錄”刊出。俄羅斯和蘇聯(lián)的合唱名曲浩瀚如海洋。選擇曲目,依循上述種種的限制,經過幾番篩選,本書的篇幅依然越出了最初的計劃。即便如此,許多佳作名篇以及少年兒童合唱歌曲仍不得不忍痛割愛,令人有“滄海遺珠”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