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王圣民老師來找我,說她要出書了。她說,這本書所匯集的文章是她十六年來從事美育教學積累的一部分,并且要求我為此寫篇序言,我有些為難。我熟悉王老師,也喜歡她的課,也曾關注過她開創(chuàng)的美育課程艱辛的進展,對于她的要求,盡管我不能勝任,也只能勉為其難了。這本書中的文章是王圣民老師平時講課的腳本,如同聽她的課那樣,字里行間讀來很輕松,不僅語言生動,而且旁征博引,讓人饒有興味且有所得。其中有談人生價值的、有講素質培養(yǎng)的、有說形象氣質的、有侃情感禮儀的,所涉及的話題,都是我們正倡導的做一個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人格素養(yǎng)和情操修養(yǎng)。向往美麗是人的天性,而懂得欣賞美麗,卻是人有素質的涵養(yǎng)的表現。美麗不僅僅是表面的感官感受,而是需要用內心去體驗的。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對美的事物應能夠有效的感受和體驗,體驗需要有熏陶的過程,需要有學習的過程,也就是需要有高明的老師來進行引導和點撥。王圣民老師的美育課和這本書正是幫助我們實踐了這樣的學習和引導的過程,這個不同尋常的“課堂”,正是幫助我們教師和學生去感受和體驗“美麗”的。王圣民老師對美育課是執(zhí)著的。早在1985年,她就從出色的語文教師改行做了一名專職的美育教師。在沒有現成的課程要求,沒有保證的課時,沒有教材,甚至連評職稱都沒有這個學科系列的現實面前,她沒有回頭,堅持探索,直到創(chuàng)出一條路來,成為上海中學界第一位美育方面的特級教師。王圣民老師對美育課是專注的,十幾年來,她時時留意著學生中,社會上的各種問題;她點點滴滴地記錄著感受到的每一個細節(jié),哪怕是舉手投足、神態(tài)表情、語氣聲調;她勤奮地思考著運用智慧的方法,尋求啟發(fā)誘導的機遇和材料。王圣民老師對美育課是勤奮的。美育的教化力量,取決于大量地占有能感染人,打動人,充滿藝術力量的素材,對藝術欣賞的書畫、雕塑、建筑、歌曲、電影、舞蹈等藝術都要有相當的理解和領悟,她勤奮地學習和積累,我記得她在1997年就出版了寫給中學生《藝術欣賞導讀》。美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教育功能是德、智、體等諸育所不能替代的,它教化的特點就在于是通過藝術的或生活的美的陶冶,進行潛移默化的感染,它的過程是給人心境的愉悅,給人精神的享受,給人氣質的高尚。有能力開展這方面的教育的人自身需要很高的素質和修養(yǎng),王圣民老師在這方面開了一個很好的頭,開設了這樣一個課堂,寫出了這么一本好書。我想直接有機會聆聽王老師上課的學生是幸運的,那么更多的沒有機會直接聽課的我們的學生、老師乃至家長都不妨看看這本小冊子,讓我們一起在人生課堂里,聽王老師講一次關于美麗的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