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專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點資助、地礦部“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綜合研究”課題中的“重力路線補點及巖石圈重力構造”專題研究內容。它根據國內、外在重力研究中的一些新方法、新技術總結了作者幾年來在青藏高原進行重力測量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認識。概括闡明了青藏高原以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為主的重力場特征及巖石圈構造。在地震資料控制下,采用人機交互系統(tǒng),利用重力異常計算出莫霍界面深度;分析了均衡異常與新構造運動之間的關系以及地殼上地幔內的均衡信息;并對喜馬拉雅、雅魯藏布江等較為重要的構造單元在地球動力學方面進行了具體的討論;利用布格異常與測點高程的相關統(tǒng)計并結合重力場形態(tài),在研究區(qū)內劃分出9個地體、12條較大斷裂;通過對重力異常的圖象處理,探討地殼現代構造形跡和地體邊界斷裂的走滑形變特征;用重力觀點提出了板塊碰撞及高原隆升模式;討論了重力測量外部改正以及在研究深部地殼構造中存在的問題。本專著可供應用地球物理工作者、地學研究人員及地質院校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