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80x86和Pentium微型計算機的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及接口技術,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匯編語言與匯編程序;程序設計技術;8086/8088CPU的總線和時序;半導體存儲器;輸入與輸出技術;中斷技術;常用可編程接口芯片等。本書內容精練、實例豐富,其中大量的接口電路和程序是作者多年來在科研和教學中反復提煉得來的,因而本書應用性很強,可作為大專院校和高職高專成人高等教育“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及應用”、“接口技術”等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供從事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與開發(fā)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還適于初學者自學使用。本書前言前言學習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是現(xiàn)代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近年來,微型計算機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而普及面最廣、占有市場份額最高的微機系統(tǒng)是IBMPC機。本書介紹了IBMPC機的硬件和軟件,提供了開發(fā)應用微型計算機及設計微機子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為學習者在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的應用上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電子技術和微型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新型的微處理器不斷推出。從8086開始,80286、80386、80486、Pentium和PentiumPro/Ⅱ/Ⅲ/Ⅳ等系列微處理器,在基本結構上采用向前兼容的做法,也就是新開發(fā)出的微處理器與前期的微處理器兼容,因此掌握8086/8088的硬件和軟件是學習80x86和Pentium微處理器的基礎。在實際應用中,往往要求高級語言和匯編語言配合使用,充分發(fā)揮它們各自的特長。匯編語言的特長是實時處理、與硬件配合緊密,這些僅80x86和Pentium匯編的一個子集即8086匯編已足矣。因此本書主要介紹8086匯編語言程序的設計技術及其與接口電路的配合。本書通過80x86、Pentium微處理器與PC機的硬件和軟件分析,闡明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原理以及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芯片與微型計算機的接口方法。本書包括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和接口技術兩部分內容。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是微機應用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的設計基礎,接口技術是微機應用系統(tǒng)硬件組成的設計基礎。本書內容較全面,實例豐富。書中的程序和接口電路的設計包含了作者多年來在科研和教學中積累的經驗和技巧。學習微型計算機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和接口技術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本書在介紹基本概念的同時,列舉了大量典型而有意義的例題和習題。這些例題和習題,無論是匯編程序還是接口電路都在80x86和Pentium系列微機系統(tǒng)上調試通過。學習本書時應多做實驗,尤其是接口電路及控制程序的實驗。本書內容精煉,實用性強。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題與習題。編寫本書時,注意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力求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能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既掌握一定的先進技術,又著眼于當前的應用服務。本教材的參考學時數(shù)為80學時(不含實驗和本書的第1章中補充的二進制數(shù)的邏輯運算與邏輯電路以及邏輯單元與邏輯部件等內容)。學時數(shù)較少的學?;驅I(yè)可以不講授第2章和第3章中的以下內容:地址傳送指令、查表轉換指令、BIOS、串處理程序設計和宏功能程序設計等,本書后面沒有使用這些內容。本書由朱定華和戴汝平編寫。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人員還有戴穎穎、朱悅、饒志強、翟晟、呂建才、程萍、林衛(wèi)、李志文等。計算機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由于筆者水平有限,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衷心歡迎讀者隨時反映意見和建議,來信請寄:430074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或zhu4361@163.net。作者于武昌喻家山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