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藥學藥物分子設計

藥物分子設計

藥物分子設計

定 價:¥78.00

作 者: 郭宗儒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科學版化學專著系列
標 簽: 藥學

ISBN: 9787030150721 出版時間: 2005-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5cm 頁數(shù): 538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從成礦規(guī)律、成礦模型、勘查模型、成礦預測方法及勘查項目等方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靶區(qū)圈定戰(zhàn)略;從遙感技術和礦產地質填圖、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及探礦工程方面詳細地闡明了現(xiàn)代礦產勘查技術體系;從礦產勘查階段和資源量/儲量分類系統(tǒng)、勘查工程的總體部署、礦產取樣、綜合地質編錄及資源儲量估算等方面全面地歸納了礦產勘查的方法學體系。本書既突出強調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注重表現(xiàn)綜合分析、創(chuàng)新思維和前沿成果。資料豐富、體系新穎、方法精煉、詳略得當、圖件清晰、文句流暢。本書既可作為資源勘查工程專業(yè)與地質學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礦產勘查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藥物分子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1)
11藥物的基本屬性(1)
12藥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3)
121藥劑相(4)
122藥代動力相(4)
123藥效相(5)
13新藥的研究與開發(fā)(5)
131新藥的研究階段(5)
132新藥的開發(fā)階段(9)
14藥物發(fā)展簡史(10)
141以天然產物為主的發(fā)現(xiàn)時期(10)
142以合成藥物為主的發(fā)展時期(11)
143藥物分子設計時期(13)
144后基因組時代的藥物分子設計(16)
15結語(18)
參考文獻(19)
第2章 藥物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知識(20)
21藥物受體的相互作用(20)
211影響焓變的相互作用(21)
212影響熵變的藥物受體相互作用(23)
213藥物受體結合的熱力學(25)
22分子力學(25)
221力學效應(26)
222化學效應(28)
223原子類型(29)
23分子動力學(29)
24酶抑制劑(31)
241酶反應的特點(31)
242藥物抑制的靶酶(32)
243酶抑制劑的作用環(huán)節(jié)(36)
244酶抑制劑分類(38)
25作用于受體的藥物(43)
251受體的結構與分類(43)
252作用于受體靶標的藥物——受體調節(jié)劑(46)
253配體受體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分析(48)
254受體結合實驗(49)
255藥物受體的相互作用(50)
26作用于離子通道的藥物(51)
261離子通道的基本特征(51)
262離子通道調節(jié)劑(52)
27核酸(52)
271核酸的基本結構(52)
272作用于核酸的藥物(53)
參考文獻(53)
第3章 分子的多樣性——先導物的發(fā)現(xiàn)與優(yōu)化(55)
31分子的多樣性(55)
311分子多樣性的表示方法(55)
312藥物分子的結構多樣性的生物學基礎(57)
32天然生物活性物質——次級代謝產物(59)
321天然產物的防御和繁衍機制(59)
322次級代謝產物及其結構修飾(61)
33組合化學(73)
331組合化學的一般概念(73)
332組合化學原理(74)
333組合合成方法(75)
334以天然產物為模板合成化合物庫(80)
34組合生物合成(85)
341原理(85)
342聚酮(86)
343肽類(88)
344其他(90)
35組合生物催化(91)
351原理(91)
352天然產物庫(91)
353生物催化用于組合化學(95)
36虛擬篩選(97)
361基于受體結構設計組合庫(97)
362組合庫的設計(99)
363定向庫(101)
364基于知識的化合物庫(101)
37動態(tài)組合化學(106)
371一般原理(106)
372動態(tài)庫的構建(107)
373舉例(108)
38多組分反應(112)
381原理(112)
382多組分反應的特點和在合成上的優(yōu)勢(113)
383重要的多組分反應(115)
384多組分反應在新藥研究中的應用(117)
385發(fā)現(xiàn)新的多組分反應的策略(118)
參考文獻(121)
第4章 分子的互補性——先導物的發(fā)現(xiàn)與優(yōu)化(128)
41分子識別與相互作用(128)
411靜電作用能(129)
412立體作用(131)
413疏水作用(132)
414蛋白質配體相互作用中的溶劑作用(133)
42藥物受體相互作用的基團貢獻(134)
421基團貢獻的加和性(134)
422平均結合能(135)
43藥物受體相互作用及其原理(135)
431鎖鑰學說(135)
432誘導契合學說(136)
433受體構象群的穩(wěn)定化——受體選擇模型(136)
44基于受體結構的分子設計(140)
441基本概念(140)
442基于數(shù)據(jù)庫搜尋的分子設計(147)
443全新藥物分子設計(160)
444基于受體結構的組合化學庫的設計(178)
45基于代謝產物的藥物分子設計(180)
451引言(180)
452細胞色素P450(182)
453化學結構與氧化代謝的關系(183)
454基于代謝活化的分子設計(184)
455前藥(186)
456利用載體分子內反應的前藥(193)
457利用酶反應或特異性結合作用設計前藥(197)
458逆代謝藥物設計——軟藥(199)
46抗體藥物(209)
461結構互補性——抗體抗原的相互作用(209)
462單克隆抗體藥物(213)
463用作藥物轉釋載體的單克隆抗體(216)
464基于單克隆抗體結構的分子設計(219)
465抗體導向酶催化前藥療法(222)
47高分子藥物和高分子前藥(229)
471引言(229)
472聚乙二醇化(229)
473HPMA共聚物作骨架(233)
474可生物降解的聚天然氨基酸(235)
475部位特異性高分子藥物(235)
48基于片斷的先導化合物的發(fā)現(xiàn)(236)
481基本原理(236)
482基于片斷發(fā)現(xiàn)先導物的方法(237)
49手性藥物(246)
491一般概念(247)
492手性藥物的藥代動力學(251)
493手性藥物的藥效學(258)
參考文獻(261)
第5章 分子的相似性——先導物的發(fā)現(xiàn)與優(yōu)化(276)
51分子的相似性(276)
511分子相似性的定義和內容(276)
512藥物分子設計中的相似性原理和方法(277)
52同系物、不飽和性、合環(huán)和開環(huán)(279)
521同系物(279)
522不飽和鍵(284)
523合環(huán)與開環(huán)(287)
53生物電子等排(292)
531電子等排的一般概念(292)
532一價基團的電子等排體(293)
533二價基團的電子等排體(303)
534三價原子或基團的電子等排體(305)
535四取代原子的電子等排體(307)
536環(huán)與非環(huán)的電子等排體(308)
537Topliss決策法(311)
54過渡態(tài)類似物(315)
541原理(315)
542舉例(315)
55酶自殺性底物(325)
551氨己烯酸和加巴苦林(325)
552依氟鳥氨酸(326)
553克拉維酸和舒巴克坦(328)
554司來吉蘭(329)
555非那雄胺(330)
556谷胱甘肽S轉移酶抑制劑(331)
56肽模擬物(332)
561肽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332)
562肽模擬物(336)
563構象限制(337)
564非肽結構的肽模擬物(364)
57藥效團(372)
571一般概念(372)
572藥效團的表達方法(373)
573基于受體結合特征確定藥效團——神經氨酸酶抑制劑(383)
58優(yōu)勢結構(384)
581基本概念(384)
582優(yōu)勢結構的特征(385)
583內源性物質的優(yōu)勢結構(390)
59基于配體分子的藥物設計(405)
591組胺H2受體拮抗劑(405)
5925羥色胺受體調節(jié)劑(406)
593Ⅱb/Ⅲa糖蛋白受體拮抗劑(407)
594白三烯受體拮抗劑(409)
595P物質拮抗劑(410)
596維甲類化合物(411)
597甲氨蝶呤(413)
510攣藥(414)
5101同攣藥物(414)
5102異攣藥物(415)
參考文獻(417)
第6章 分子的相似性和互補性交匯——定量構效關系(436)
61二維定量構效關系(437)
611二維定量構效關系的基本原理(438)
612生物活性表示法(438)
62二維定量構效關系模型——Hansch藤田超熱力學分析(439)
621線性自由能相關參數(shù)(440)
622首批化合物的合成和Hansch藤田分析的要點(458)
623Hansch藤田分析用于藥物分子設計的實例(460)
624比較定量構效關系(468)
63FreeWilson模型(470)
631經典的FreeWilson模型(470)
632FujitaBan改良模型(475)
633FreeWilson模型與Hansch藤田方法的異同(477)
64分子連接性方法(477)
641原子的支化值——點價(478)
642分子連接性指數(shù)的計算(480)
643分子連接性指數(shù)的物理化學意義(483)
644分子連接性在QSAR分析中的應用(438)
645分子連接性指數(shù)與Hansch藤田分析的關系(484)
65三維定量構效關系(484)
651三維定量構效關系的一般特征(485)
652三維定量構效關系分析法(491)
653舉例(498)
66全息定量構效關系(504)
661分子全息的生成(504)
662HQSAR模型表示法(505)
663舉例(505)
參考文獻(506)
第7章 藥物分子設計的整合性(510)
71新藥創(chuàng)制的價值鏈(510)
72結構優(yōu)化(511)
73分子設計策略的整合性(511)
731藥學性質的優(yōu)化(512)
732藥代動力學性質的優(yōu)化(513)
733藥效學性質的優(yōu)化(514)
734安全性評價(515)
735虛擬篩選(515)
74分子設計方法的整合性(516)
參考文獻(517)
附錄藥物化學名詞(519)
索引(526)
后記(53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