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西·雅姆(FrancisJammes,1868—1938),1868年12月2日出生于法國南方庇里牛斯山下的杜爾奈,1938年11月1日病逝。一生遠離巴黎,在法國南部歐爾岱與哈斯帕宏兩地過著寧靜的鄉(xiāng)居生活,偶爾到巴黎會見當代詩人與作家。1897年在《法國水星》雜志發(fā)表《雅姆主義宣言》,提倡田園與宗教的寧穆單純生活。雅姆的詩多取自宗教及大自然的靈感,與美國的佛洛斯特(1874-1963)和蘇聯的葉賽寧(1895-1925)均為該國杰出田園詩人,亦為二十世紀前葉重要詩人之一?!稄某慷\到晚禱》(1898)和《春花的葬禮》(1901)兩冊詩集,是雅姆早期詩的總集與代表作,本書以此為主架構,兼及稍后的詩作,如《十四首社禱詩》、《四行詩集》、《泉與火》等,共一百余首,是國內譯介最詳盡的一部《雅姆詩選》。從雅姆被稱為“鄉(xiāng)村詩人”?!巴馐。ò屠柚猓┰娙恕?、“曉得歌詠自然與少女的詩人”,“虔誠的宗教詩人”等等的禮贊,都能領會到詩人特有純樸清新的詩風。讀這樣的詩歌,感受虔誠、寧靜與溫情、足以深淀現代人彷徨忙碌的心靈。本書內《我愛這只溫順的驢子》、《帶著你藍色的傘……》、《為帶著驢子上天堂祈禱》等詩篇,值得再三吟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