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來,為了應對新時代發(fā)展的挑戰(zhàn)與要求,西方國家掀起了一場以新公共管理為標志性旗號的行政改革運動,這場改革運動從西方發(fā)源并逐步席卷到整個世界,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這場以新公共管理為導向的行政改革運動以其主張在彈性市場機制基礎上,采用商業(yè)管理主義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對公共部門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再造而著稱于世,成為公共部門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領域的一股新的改革潮流。在這場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中,各國行政改革體現(xiàn)了共同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共同性表現(xiàn)在各國改革都有一個基本的取向,即采用商業(yè)管理的理論、方法及技術,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質量為特征的“管理主義”或“新公共管理”綱領。特殊性表現(xiàn)在各國改革在與各自國情相結合過程中體現(xiàn)了其具體改革特色。因此對各國改革的共同性和特殊性進行比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場新公共管理改革為公共部門管理與改革提供了新的視野,為其他國家改革提供了示范性效應,如何全面看待這場改革運動,如何借鑒其經驗,對謀求通過改革以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的中國行政改革的意義不言而喻。為此,本書的寫作宗旨在于一方面對國際新公共管理運動進行比較,對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運動作較全面的分析,另一方面分析新公共管理導向的行政改革對中國的借鑒、啟示,基于以上原因,本書命名為《新公共管理視野下的行政改革》。本書由四篇構成,共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