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老板輩出的時代,而且由于中國改革具有重點激勵經濟、發(fā)展單兵突進的特點,因此財富價值與富人形象所得到的社會推崇的廣度與高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這也是其他社會難以相提并論的。但老板實際上也是員工:現(xiàn)在老板做好工作,需要有相當?shù)闹R、技能和工具,必須保持不斷的學習和勤奮的鍛煉;老板也需要給自己確定明確的工作任務和目標,否則既不能約束下屬,也很難吸引到有競爭力的人力資源;老板必須能夠身先士卒,否則就很難統(tǒng)率一個有戰(zhàn)斗力和守規(guī)矩的多樣團隊;老板要親和耐心,盡量平等溝通和細致教練,否則就很難提高自己員工隊伍的滿意度;老板要盡量擴大自己不太像老板的形象范圍并與員工打成一片,從而創(chuàng)造一種快樂、團結的團隊文化。員工實際上也是老板:隨著職業(yè)資歷與經驗技能的上升,一個員工在工作中的專屬職業(yè)資產增加,在職業(yè)談判中提升自己的要價權和話語權;核心員工作為公司競爭力的組成部分,他們會因入選董事會、進入核心經理班子、獲得干股、購買實股而成為具有某種老板地位的公司成員;在規(guī)模企業(yè)中,關鍵員工因明確的授權體系而獲得如同老板一樣的自主行動權,在許多大公司,一個專門主管可決定的資源比一個小公司的所有人可決定的資源還大得多;如果員工群體有適當?shù)臏贤ê徒M織機制,就足可以提出影響甚至決定企業(yè)命運的策略建議與行動要求。然而,老板畢竟不是員工,當然,員工畢竟還不是老板。因此,老板與員工的關系是一種既有兼容性又有斗爭性的博弈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既有可供協(xié)調使用的科學知識與工具,也有參與角色的素養(yǎng)與處理關系的藝術水平。博弈不同于對立:并不是老板支持的,就是員工要反對的;也不一定是老板反對的就是員工要支持的。也正因為博弈,老板不能很簡單地聲言代表員工的根本利益,員工也不能以滿足自己的利益作為唯一的思考出發(fā)點。在這里,需要建立一種公開、直接、常規(guī)的溝通機制,設立相應的渠道和規(guī)范,確保老板與員工的主要意見有表達和交流的機會,最終達到凝聚共識和縮小歧議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老板這邊,員工那邊》一書所涉及那些繁復多彩的制度、規(guī)則、現(xiàn)象既有關于這種博弈游戲的情節(jié)解剖,也涉及博弈模式中的運作機制,是許多組織中老板員工博弈的經驗反思和總結,也包含不少在此基礎上更佳的角色博弈策略和建議。這樣的總結也反映了作者和出版者這樣一種意圖,即將在中國市場上的廣大老板與員工依靠自發(fā)努力所進行的博弈實踐中的大量具有普遍性意義的經驗,升華為可供更多老板員工在未來的關系博弈中可以自覺借鑒的基本與參照規(guī)則。從本書風格自然的語言、生動有趣的事例及透徹入理的分析中,讀者不難看出,這些內容并非來源于哪本現(xiàn)成的教科書、哪位著名的人力資源大師的訓誡、哪個跨國公司的獨門管理模式,而是更多地來自于對中國市場、中國社會和在中國的內外資企業(yè)實踐的細致觀察、深入透視與系統(tǒng)剖析。它不僅僅與每一位現(xiàn)在的老板與員工有關,也與那些首為老板和首為員工者有關,更與那些將為老板與將為員工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