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系列經濟評論的最大特點,是現實感和針對性強。在文采和實用之間,他顯然是選擇了實用和簡單直接。我個人倒是更喜歡這種簡潔平淡的寫作風格,以我個人的寫作經驗,用簡單平白乃至平淡似清水的語言,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將復雜的問題簡潔淺白地表達出來,是最難的,是真本事。巴曙松博士,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發(fā)展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中國證監(jiān)會基金監(jiān)管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證券業(yè)研究》和《中國證券業(yè)通訊》雜志副主編,兼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安邦咨詢公司特約經濟學家、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等,曾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并曾擔任中銀香港有限公司風險管理部助理總經理、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長等職務,曾參與中銀香港海外重組上市項目。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市場監(jiān)管與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主要著作有《中國外匯市場運行研究》、《經濟全球化與中國金融運行》、《中國?醣藝哂行緣木醚Х治觥貳?“金融的江胡”,是因為近年來我一直在金融領域工作,研究和工作也基本上是在金融領域內。金融行業(yè)表面上莊嚴華貴、安穩(wěn)平靜,實際上波浪起伏,頗有江湖氣息。在經濟學的研究中,基于社會的熱望和“顯學”地位的持續(xù),有的經濟學家似乎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在這種狀況下,不失時機地“幽經濟學家一默”,讓少數飄飄然的經濟學家清醒清醒,既可以促使他們更好地作出成績,而且這種善意和健康的幽默對于經濟學的發(fā)展也會形成一種良好的校正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