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是語言的結構規(guī)則,一種語言只有一種規(guī)則。但是由于人們對語言規(guī)則的認識和研究方法不同以及編寫目的不同,人們歸納后的語法書卻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為理論研究而編寫的理論語法和為教學目的而編寫的教學語法有所不同,教學語法也因對象的不同而不同。該《韓國語實用語法》是為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學習韓國語而編寫的。因此,它既不同于本民族學習韓國語的教學語法書,也不同于以其他語言為母語的教學語法書。韓國語語法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歷代語法學家進行大量的深入細致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在編寫過程中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學好韓國語為基本宗旨,在借鑒歷代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1.在語音方面:把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不易發(fā)音的音、音節(jié)以及語言變化為重點進行詳解,同時明確指出了與漢語的異同。2.在語法方面:增設了新的語法單位一短語;在詞類劃分上增設了量詞、象征詞、連詞,目的是給學習者增加學習韓國語時的“正遷移”,減少“負遷移”。漢語是沒有形態(tài)的孤立語,但韓國語是有形態(tài)的粘著語。所以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習者不易理解和掌握韓國語中的各種語法形態(tài)。于是在本書中對韓國語各種語法形態(tài)所表示的語法意義進行了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