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指導思想是總結、綜合古今關于中國姓氏、譜牒學的研究成果,補充、增加我國56個兄弟民族的姓氏,從而編纂成一部完整的姓氏大全工具書。同時又致力于研究每個姓氏的產生、發(fā)展及興衰史,以及每個姓氏從古至今有業(yè)績的中外人物與族系,使其又成為繼往開來的中華姓氏源流史書。藉以展示中華姓氏全貌,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加快“四化”建設步伐,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促進海峽兩岸的統(tǒng)一和世界各國華人對祖國的熱愛。本書在體例上只設“編”與“支”,不設“章”與“節(jié)”。每一“編”與“支”后標明頁碼,每個姓氏亦標明頁碼,以便于查尋。本書共分23編,明確可分的姓氏均在其編(及編下的支內)中,如華胥系的諸多姓及其演變史與人物等,均可在該編內尋找;不能明確區(qū)分的姓氏可在“散獨姓編”中找查。每個姓氏的世系(有的已列出,有的因資料欠缺而未列出)都列在其后,以供參考。本書從過去和現在的譜牒中,采集了較多的姓氏世系表,作為本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旨在便于讀者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姓氏的源流所自及其演變情況。表中的姓名采用五號宋體字,其他如官職、居里、遷徙地等用小五號宋體字標示,以便區(qū)別。因版面關系,一些世系表與文字銜接不夠緊密,并非作者之錯置。根據作者掌握的情況,在多數姓氏中都從實際出發(fā),列出國內兄弟民響和海外各國中華人華裔的同一姓氏,并列舉了古今中外一些有一定成就和影響的人物,既見出中華姓氏流布之廣,影響之深遠,也為了昭彰他們的業(yè)績和精神,激發(fā)中華民族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