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藥之禍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誤用假藥,輕則延誤病情,重則害人性命,世界上每天都有患者因假藥而死去。有一種說法,全球銷售的藥品有10是假藥,亞洲為全球假藥之最,中國為亞洲“假藥先鋒”;第十個中國人,就有一個人吃過假藥,每十家藥店,就有一家藥店有假藥,假藥就是“生物恐怖主義”,天天在威脅著廣大中國老百姓?。 @一論斷,是否過激?本書提供了實證案例。為了您的身體健康,請關注本書!本書證明:比假藥更可怕的一種糊涂觀念——正規(guī)渠道進的藥,正規(guī)醫(yī)院、藥店里賣的沒有假藥。須知,鐵的事實令人驚愕——今天,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論”思考問題,警惕一切渠道的假藥!閱讀《假藥鑒別指南》可使您明白如下問題一、假藥的常見制作方式1、原料無用無毒:耽誤治療,拖重病情。2、原料有毒有害:立即惡化病情,致殘致死。3、非法添加,胡亂組合:以原有名牌欺騙。4、獸藥充人藥:劑量倍增,粗制濫造。5、“過期藥”:過期藥即廢品藥,將誤導醫(yī)生和患者,欺騙性危害性更大。6、“早產藥”:以將實際制藥時間推后注明成為更隱蔽的“過期藥”,更加大了欺騙性和危害性。二、假藥的欺騙路徑1、假廣告:既通過非法廣告方式,更多以合法廣告方式,尤其是愛通過名牌媒體傳播假藥。2、借名牌:通過正規(guī)制藥廠、名廠、名醫(yī)院、名藥店制售假藥。3、買通政府部門或執(zhí)法部門:有了保護傘才能暢騙無阻。4、阻止輿論監(jiān)督:以打官司或賄賂讓傳媒不能及時披露假藥信息。5、熟人誤傳: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口碑傳假。6、病急亂尋藥:患疑難奇病都易買假藥。7、有些假藥初期似有效:后期才顯中毒癥狀。8、借用正規(guī)的制售、批發(fā)渠道。三、假藥難打的原因1、藥監(jiān)局財力不夠,寡不敵眾:有人估計,有90%的假藥沒有被舉報查處,查處的假藥又只有10%得以公開披露。2、對制售假藥者處罰太輕,法規(guī)不健全,司法不力。使制售假藥者風險不大。3、許多患者有糊涂觀念:不關心假藥信息,吃藥不讀說明書,以廣告信息判斷藥品優(yōu)劣,將藥店當醫(yī)院,將游醫(yī)當醫(yī)生,將小診所當正規(guī)醫(yī)院,將大醫(yī)院當絕對可靠。4、中國藥檢技術太落后:本書就披露,英國能查的假藥,中國查不出。5、假藥信息傳播面太小、太慢,國家有關部門的假藥信息,至今不許傳媒體轉載。如能像天氣預報一樣每天播報才好。6、假藥已有全球化趨勢:合全球總藥量中,有十分之一的假藥,有二分之一的無效藥,還有更多的藥因使用不當而有害;亞洲為全球制假藥“冠軍”,中國為亞洲之“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