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位于北京城東南部,為明清兩代帝王天祈谷的祭壇,是我國和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壇是明成祖朱棣為把都城由南京遷到北京下詔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期,用于天地合祀,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更改禮制,在京城的北郊、東郊、西郊分建“方澤壇”(地壇)、“朝日壇”(日壇)、“夕月壇”(月壇),實行天、地、日、月分祀制,原來的天地壇專供祭天,改名天壇。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占地273公頃,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垣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筑集中在內壇中軸線的南北兩端,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兩壇之間由一座長360米,寬30米,高約4米的丹陛橋相連,使其和諧統(tǒng)一,渾然一體。在中軸線西側建有齋宮,是皇帝舉行祭祀禮前進行齋戒時居住的宮殿。天壇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齋宮、長廊和萬壽亭,還有回音壁、三音石和七星石、九龍柏等名勝古跡。此外,本書在前后環(huán)襯頁上還專門為游客提供了簡明扼要旅行資訊。在這里您可能找到北京六個祭壇的位置、交通、門票價格、開放時間、聯(lián)系電話等旅游必須的相關信息,最大限度地為您旅行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