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北京的金粉遺事”,一一聽來,總讓人感交集。既有愛與恨的味道,更有血與淚的味道,乃至鐵與火的味道。我無法從風花雪月的角度,來贊美北京,身在北京,我甚至都寫不出風花雪月的文字與故事。不能把一位富有滄桑之美的貴婦人,涂脂抹粉,改造成媚俗的摩登女郎,寫北京,是一個很沉重的命題,我根本找不到輕飄飄的感覺。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于南京,1985年被保送進武漢大學,現任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出版長篇小說《兩棲人》、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散文集《我的靈魂穿著草鞋》、《浪漫的騎士》、《眉批天空》、《夢游者的地圖》、《撫摸古典的中國》、《北京的夢影星塵》等。其中《中國人的吃》等數種同時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出版。北京的歷史缺乏風花雪月,卻充斥了逐鹿問鼎的金戈鐵馬、獵獵旌旗。這座古都的畫外音,一般都屬于鏗鏘激昂的洪鐘大呂。偶爾哼兒首卿卿我我的抒情小曲,也會“跑調”。所以,北京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溫柔富貴鄉(xiāng)”。它富貴,卻不夠溫柔,在這里找不到低斟淺酌的泡沫化香檳,卻隨處可見狂飲的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