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觀夐,廣東中山市人。1922年生?,F任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中國族群研究中心顧問、嶺南考古研究中心顧問和民俗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初,在武漢中南民族學院二十年間,兼任文物館主任(1953-1958),入藏各類文物九千余件,籌建中南區(qū)少數民族陳列館,1955年夏,中山大學復辦人類學系,從北京調回母校,任系副主任兼文物館工作,主持全系科研,講授本科及研究生基礎課程。著有《文化人類學與南方少數民族》、《人類學方法論》與喬曉勤合著《民族考古學初論》,獲廣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專著二等獎。人類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經歷了百年的歷程, 自嚴復1901年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以來,幾代前輩學人篳路藍縷,開啟山林,使人類學在華夏大地成長。中山大學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人類學的拓荒者。這次《中山大學人類學民族文叢》首批整理了楊成志、容觀夐、黃淑娉、龔佩華四位先生的文集。本集是容觀夐先生的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