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建議閱讀人群:渴望人文關懷的人們,探索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人們,人文學者、思想者;哲學、文學、心理學教師及專業(yè)學生。弗洛依德(1856-1939),奧地利醫(yī)生兼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早年從事神經學的研究,隨后在J.M.夏爾科、A.A.利博爾特和J.布羅伊爾的影響下,應用催眠治療精神病。1893年與布羅伊爾合作發(fā)表《癔病的研究》,提出一個假設,認為病人把曾經有的情緒經驗排除到意識之外,由此阻礙了許多心理能力;通過催眠回憶后,情緒發(fā)泄了,病就痊愈了。由此逐漸發(fā)展了精神分?黽際酢S捎詼圓∪思岸宰約旱拿蔚墓鄄旌頭治觶ヂ逡賴路⑾趾腿啡狹宋摶饈緞睦硐窒?,提出脝柛`竿穆悖鸞バ緯閃嗣蔚姆治黽際?。?900年,出版了《夢的解析》一書。這是用前所未有的思路,別出心裁地開創(chuàng)創(chuàng)了一種研究心靈和精神病理現(xiàn)象的新領域。這里弗洛依德清楚地肯定了集體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會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意義,同時,我們要意識到在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和活動中,即個人成功的最有前途的領域,理性與非理性是人的兩條腿。理性離不開非理性,非理性亦離不開理性。他們的相互作用,才是成功的保證,人類的活動一面是走向未來,一面是走進歷史,我們在看到文明的未來的同時,也會看到我們對文明的不滿。本書本著通俗易懂的原則從弗洛依德早中晚三個時期的主要作品編譯而成,并參考了一些英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