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與程序設計其他編程語言/工具事務性COM+編程:創(chuàng)建可伸縮應用系統(tǒng)

事務性COM+編程:創(chuàng)建可伸縮應用系統(tǒng)

事務性COM+編程:創(chuàng)建可伸縮應用系統(tǒng)

定 價:¥38.00

作 者: (美)Tim Ewald著;覃劍鋒 等譯
出版社: 中國電力出版社
叢編項: 開發(fā)大師系列
標 簽: 計算機原理

ISBN: 9787508315539 出版時間: 2003-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8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創(chuàng)建高效執(zhí)行企業(yè)關鍵功能的可伸縮分布式系統(tǒng)無疑是一件相當艱巨的工作,微軟公司開發(fā)的COM+可以為此提供幫助。COM+是為COM構件提供的一個非常復雜的運行時環(huán)境,其設計目的是簡化可伸縮系統(tǒng)的開發(fā),并作為更高層次的框架(如BizTalk)和站點服務器商業(yè)版的基礎。不過,在不清楚COM+的工作原理的情況下,是無法發(fā)揮其強大功能的。本書闡述了COM+的工作原理,向讀者展示了如何使用其開發(fā)可伸縮應用程序。具體內容包括:可伸縮性的特性,傳統(tǒng)面向對象方法不適用于可伸縮系統(tǒng)的原因,以及事務的重要性。書中解釋了如何通過描述表和因果關系體實現(xiàn)COM+運行時服務;介紹了套間、組織,以及它們在COM+進程的并發(fā)控制中的作用;此外,還說明了事務流及其在整合對象和事務中的工作過程。作者在書中展示了即時激活和對象池化是如何協(xié)同工作的;揭示了HTTP和MSMQ作為明顯優(yōu)于DCOM的通信協(xié)議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還解釋了以上所有元素對基于COM+的可伸縮系統(tǒng)的設計的整體影響。本書的實用型介紹方式,使其既包括了對技術基本原理的介紹,還包括了對使用COM+創(chuàng)建可伸縮應用程序的實現(xiàn)細節(jié)的具體指導。TimEwald是DevelopMentor(業(yè)界領先的開發(fā)人員服務公司)的首席科學家。他的研究和開發(fā)工作集中在應用COM和Java等構件技術來設計和實現(xiàn)可伸縮系統(tǒng)上。他是DevelopMentor公司的幾個課程的作者和合作者,包括MTS和COM+課程。此外,他還是EffectiveCOM(Addison-Wesley)的合作者,DOC和ApplicationStrategies的前任專欄作家,并常常在各種會議中發(fā)表演講。在加入DevelopMentor之前,Tim是專門研究COM以及相關技術的獨立顧問。

作者簡介

  TimEwald是Developmentor(世界領先的開發(fā)人員服務公司)的首席科學家。他的研究和開發(fā)工作集中在應用COM和Java等構件技術來設計和實現(xiàn)可伸縮系統(tǒng)上。他是DevelopMentor公司的幾個課程的作者和合作者,包括MTS和COM+課程。此外,他還是EffectiveCOM(Addison-Wesley)的合作者,DOC和ApplicationStrategies的前任專欄作家,并常常在各種會議中發(fā)表演講。在加入DevelopMentor之前,Tim是專門研究COM以及相關技術的獨立顧問。

圖書目錄

序  言
前  言
第1章  可伸縮性    1
1.1  可伸縮性基礎    1
1.2  一致性    3
1.3  COM中的一致性    4
1.4  共享一致性    6
1.5  對一致性的回顧    9
1.6  對象/客戶模型    17
1.7  事務    19
1.8  把對象與事務結合起來    24
1.9  一個復雜的問題    29
1.10  小結    37
第2章  原子    39
2.1  連接程序交換的歷史    39
2.2  從控制臺到描述表    42
2.3  作為對象的描述表    44
2.4  描述表來自哪里    47
2.5  描述表流    56
2.6  因果關系    57
2.7  作為對象的因果關系    59
2.8  小結    62
第3章  機制    64
3.1  描述表的相關性    64
3.2  描述表的耗費    73
3.3  有限制的描述表    78
3.4  其他    86
3.5  小結    88
第4章  線程    89
4.1  套間    89
4.2  跨套間調用    97
4.3  套間規(guī)則    100
4.4  活動集(Activity)    104
4.5  分配STA對象到套間    108
4.6  串行化調用(Serializing Call)    110
4.7  活動集規(guī)則    115
4.8  小結    116
第5章  對象    117
5.1  對象池管理    117
5.2  實現(xiàn)池內類    123
5.3  對象池管理準則    128
5.4  即時激活    129
5.5  JITA規(guī)則    135
5.6  謊言、該死的謊言,還有統(tǒng)計    139
5.7  小結    140
第6章  事務    141
6.1  本地事務(Local Transaction)    142
6.2  分布式事務(Distributed Transaction)    146
6.3  分布式事務的復雜性    153
6.4  說明性事務(Declarative Transaction)    159
6.5  事務規(guī)則    176
6.6  小結    177
第7章  隔離性(Isolation)    178
7.1  正確和性能相對    179
7.2  指定隔離等級    189
7.3  死鎖    195
7.4  應用程序等級的隔離    199
7.5  小結    204
第8章  協(xié)議    205
8.1  HTTP    205
8.2  IIS    209
8.3  ASP    219
8.4  HTTP + XML = RPC    234
8.5  消息序列    242
8.6  小結    249
第9章  設計    251
9.1  機器、進程和協(xié)議    251
9.2  處理器和助手    255
9.3  事務和數(shù)據(jù)訪問    261
9.4  中間層狀態(tài)    263
9.5  最后的建議    266
附錄A  關于.NET    267
附錄B  建立一個理想的連接池    270
例子    271
附錄C  調試    279
附錄D  目錄管理器屬性和組件服務瀏覽器屬性頁    281
D.1  應用程序屬性頁    281
D.2  類屬性頁    284
D.3  接口屬性頁    287
D.4  方法屬性頁    28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