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素質教育叢書之一的寧波大紅鷹職業(yè)技術學院特色教材《詩文與修養(yǎng)》的出版,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早在建院之初,學院的同仁們就共同結下了這樣一個心愿:要培養(yǎng)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職業(yè)者,要塑造內心與外在同樣優(yōu)秀出色的技術人才?;谶@樣的共識,建院伊始,學院在《寧波大紅鷹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綱要》中就提出了“寓靈氣于技術,寓情趣于詩文,寓豪氣于市場”的構想,并確定開設《詩文與修養(yǎng)》、《企業(yè)家之路》、《高新技術概論》等三門學院過程性特色課程,為的就是在高等職業(yè)教育領域內創(chuàng)出一種既符合實際又面向市場、面向技術、面向應用的教育模式,真正地將我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落實到具體教學中去。在這樣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路上,我們的工作無疑是極具挑戰(zhàn)性而又富于前瞻性的,正因為此,《詩文與修養(yǎng)》的編輯和出版,無論如何都象征著我們在這條路上已跨出了堅實的一步,寄托著我們大紅鷹教育所有參與者的良好初衷。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都是必要而迫切的。盡管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方向是專業(yè)的、訓練有素的技術人才,但人文修養(yǎng)卻是決定他們能在多大程度上發(fā)揮其才能和潛力的重要一環(huán)。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情商(EQ)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要大大高于智商(IQ)。人文教育所關注的,也正是身心都處于迅速成熟中的大學生的情商的完善。在人的教育中,高等教育是其中很關鍵的一個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一生的選擇和走向。因此,我們力爭教會學生的,不僅僅是一門謀生的技能,還包括對他今后一生都能起引導和影響作用的精神塑造。這種主觀心靈上的教育,也許是他們遇到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吸取力量的源泉。我們深知,僅有一個美好的愿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許許多多和我們一樣信念篤定的教育者的精誠合作和不懈努力,要有對高職教育堅定不移的信心和百折不撓的勇氣。今天放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教材,就是凝聚了眾多的汗水和希望的一個作品,也許還很稚嫩,但是卻飽含了所有期待愿望變成現實的真切心愿。這本教材從選材角度上,盡量選取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按主題分為六個章節(jié)。我們在“教育綱要”中強調,要給學生更多的自學、動手、表達、創(chuàng)作的機會;在我們授課過程中,老師們采取了以學生為主,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積極參與的原則,發(fā)揮學生全部的熱情和鮮明的個性,因而,課堂不再是教師一枝獨秀,而是學生百花齊放的舞臺。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自覺地去學習,使他 們感同身受地去獲得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