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既有王道霸業(yè)和文治武功等榮華的記錄,又有血雨腥風、悲涼殺戮等殘酷的烙印,其間的強盛輝煌令人驕傲振奮,其間的陰霾敗落同樣使人汗顏痛惜。歷史是一面鏡子,更是一部五花八門的大百科全書。中國人向來重視歷史。中國的歷史典籍浩如煙海,歷朝歷代都重視修史,就是最好的例證。司馬遷編著《史記》,是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唐太宗李世民說過:“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司馬光著史,取名為《資治通鑒》,意思是作為治國的參考??梢娭袊酥匾暁v史不是單純的迷戀過去,而是立足現在的。中國是有著深厚人文傳統(tǒng)的國度,人們重視讀史、學史,認為這是個人有才華和修養(yǎng)的表現。博古通今的人,往往見解獨到,談吐優(yōu)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從提高素質,增長才華考慮,大家也應該多讀些史書;尤其是青青少年學生,更應該從史書中獲得有益的養(yǎng)分,彌補課本知識之不足,培養(yǎng)自己的人文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