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IDL簡介
1. 1 關于本書
1. 1. 1 支持材料
1. 1. 2 印刷上的約定
1. 1. 3 特殊字符
1. 2 關于IDL
1. 2. 1 IDL巡視
1. 2. 2 獲取 IDL
1. 3 運行IDL
1. 4 在線幫助
1. 5 各章節(jié)主要內容
第2章 IDL語法基礎
2. 1 交互式和編譯模式
2. 1. 1 交互式模式
2. 1. 2 編譯模式
2. 2 變量
2. 2. 1 數(shù)據(jù)類型
2. 2. 2 跟蹤變量類型
2. 2. 3 數(shù)據(jù)類型的轉換
2. 2. 4 浮點向整型的轉換
2. 2. 5 字符串和數(shù)字類型之間的轉換
2. 2. 6 變量名稱
2. 3 數(shù)組簡介
2. 3. 1 創(chuàng)建數(shù)組
2. 3. 2 數(shù)組的存儲格式
2. 3. 3 創(chuàng)建數(shù)組的函數(shù)
2. 3. 4 浮點網格數(shù)組
2. 4 數(shù)組的下標
2. 4. 1 數(shù)組下標的示例
2. 4. 2 多維數(shù)組下標的示例
2. 4. 3 一維下標
2. 4. 4 下標的抽取
2. 4. 5 多維下標的抽取
2. 5 表達式和運算法則
2. 5. 1 表達式書寫規(guī)則
2. 5. 2 被整數(shù)除時需要謹慎
2. 5. 3 運算符
2. 5. 4 運算的優(yōu)先級
2. 5. 5 數(shù)組的運算操作
2. 5. 6 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和數(shù)組操作的效率
2. 5. 7 取小. 取大操作和模操作
2. 5. 8 數(shù)組與數(shù)組的乘法運算
2. 6 關系運算和布爾運算
2. 6. 1 關系運算符
2. 6. 2 關系運算和布爾運算的聯(lián)合
2. 6. 3 三重運算符
2. 6. 4 位操作
2. 7 結構體
2. 7. 1 匿名結構體
2. 7. 2 結構體數(shù)組
2. 7. 3 署名結構體
2. 7. 4 結構體的工作
2. 8 指針
2. 8. 1 指針的類型
2. 8. 2 創(chuàng)建指針
2. 8. 3 釋放指針內存
2. 8. 4 驗證指針的有效性
2. 8. 5 指針的提領
2. 8. 6 避免指針出現(xiàn)問題
2. 9 數(shù)組的性質
2. 9. 1 數(shù)組元素的數(shù)目
2. 9. 2 數(shù)組的大小和類型
2. 9. 3 最小值和最大值
2. 9. 4 平均值. 方差和標準偏差
2. 9. 5 總和
2. 10 數(shù)組中元素的定位
2. 10. 1 查找符合選擇條件的值
2. 10. 2 使用where函數(shù)時使用一維下標
2. 10. 3 查找不滿足選擇條件的值
2. 11 數(shù)組的重排列
2. 11. 1 改變數(shù)組的維度
2. 11. 2 轉換數(shù)組中的元素的順序
2. 11. 3 旋轉數(shù)組
2. 11. 4 轉置數(shù)組
2. 11. 5 平移數(shù)組
2. 11. 6 數(shù)組排序
2. 11. 7 查找惟一的數(shù)組值
2. 12 數(shù)組大小的調整
2. 12. 1 通過一個整數(shù)因子調整大小
2. 12. 2 調整數(shù)組到任意大小
2. 12. 3 使用定制的內插法任意縮放數(shù)組
2. 12. 4 刪除列或行
第3章 編寫IDL程序
3. 1 定義和編譯程序
3. 1. 1 過程
3. 1. 2 函數(shù)
3. 1. 3 命名和編譯源文件
3. 1. 4 手動編譯
3. 1. 5 自動編譯
3. 1. 6 遇到錯誤后返回主層次
3. 2 控制語句
3. 2. 1 if語句
3. 2. 2 case語句
3. 2. 3 for語句
3. 2. 4 while語句
3. 2. 5 repeat語句
3. 2. 6 return語句
3. 2. 7 goto語句
3. 2. 8 switch語句
3. 2. 9 break語句
3. 2. 10 continue語句
3. 3 參數(shù)和關鍵字
3. 3. 1 參數(shù)
3. 3. 2 關鍵字
3. 3. 3 使用參數(shù)和關鍵字
3. 3. 4 自變量傳遞機制
3. 3. 5 特殊關鍵字
3. 3. 6 特殊關鍵字的傳遞機制
3. 4 檢測參數(shù)和關鍵字
3. 4. 1 檢測輸入?yún)?shù)和關鍵字
3. 4. 2 不用更改輸入?yún)?shù)
3. 4. 3 檢測布爾關鍵字
3. 4. 4 檢測輸出參數(shù)和關鍵字
3. 5 腳本. 包含文件和日志
3. 5. 1 腳本
3. 5. 2 包含文件
3. 5. 3 日志
3. 6 全局變量
3. 6. 1 只讀系統(tǒng)變量
3. 6. 2 可寫系統(tǒng)變量
3. 6. 3 用戶定義系統(tǒng)變量
3. 6. 4 common模塊
3. 7 處理錯誤
3. 7. 1 截取錯誤
3. 7. 2 數(shù)學錯誤
3. 7. 3 重設IDL時段
3. 8 有效地編程
3. 8. 1 節(jié)約內存
3. 8. 2 使用高效的方法
第4章 輸入和輸出
4. 1 標準輸入輸出
4. 1. 1 寫入標準輸出
4. 1. 2 從標準輸入中讀取
4. 1. 3 自由格式的輸入
4. 1. 4 從字符串中讀取
4. 1. 5 寫入一個字符串
4. 1. 6 合法和非法的read自變量
4. 2 文件操作
4. 2. 1 打開文件
4. 2. 2 選擇一個文件
4. 2. 3 獲取文件的信息
4. 2. 4 關閉文件
4. 3 讀寫有格式(ASCll)文件
4. 3. 1 讀取有格式文件
4. 3. 2 寫入一個有格式文件
4. 4 讀寫無格式(工進制)文件
4. 4. 1 讀取無格式文件(單一數(shù)據(jù)類型)
4. 4. 2 讀取無格式文件(混合數(shù)據(jù)類型)
4. 4. 3 讀取Fortran77無格式文件
4. 4. 4 重定位文件指針
4. 4. 5 字節(jié)交換(或大端機對小端機)
4. 4. 6 將二進制數(shù)據(jù)寫入無格式文件
4. 4. 7 用程序讀寫可移植二進制數(shù)據(jù)
4. 4. 8 通過關聯(lián)變量讀取二進制數(shù)據(jù)
4. 4. 9 存儲和恢復IDL變量
4. 5 科學的和專業(yè)的數(shù)據(jù)格式
4. 6 讀寫netCDF文件
4. 6. 1 從netCDF文件中讀取一個變量
4. 6. 2 從netCDF文件中讀取一個屬性
4. 6. 3 解開netCDF文件中的內容
4. 6. 4 寫入netCDF文件
4. 6. 5 標準屬性
4. 6. 6 坐標變量
4. 7 讀寫HDF文件
4. 7. 1 從HDF文件中讀取一個變量
4. 7. 2 使用程序包讀取一個變量
4. 7. 3 從HDF文件中讀取一個屬性
4. 7. 4 解開HDF文件中的內容
4. 7. 5 寫入 HDF文件
4. 7. 6 坐標變量
第5章 直接圖形系統(tǒng)
5. 1 圖形設備
5. 1. 1 選擇一個圖形設備
5. 1. 2 設置圖形設備
5. 2 顯示模式
5. 2. 1 8位顯示模式
5. 2. 2 24位顯示模式
5. 2. 3 顯示模式比較
5. 2. 4 獲取顯示模式的信息
5. 2. 5 選擇一種顯示模式:Windows和MacOS平臺
5. 2. 6 選擇顯示模式:UNIX平臺
5. 2. 7 通過啟動文件選擇顯示模式
5. 3 圖形窗口
5. 3. 1 創(chuàng)建一個窗口
5. 3. 2 對己存在窗口的操作
5. 3. 3 不可見圖形窗口(像素映射)和動畫
5. 3. 4 創(chuàng)建圖形窗口的滾動條
5. 4 處理顏色
5. 4. 1 使用索引顏色模式和RGB顏色模式
5. 4. 2 顏色表操作
5. 4. 3 在24位顯示設備上裝載顏色表
5. 4. 4 獲得顏色表的拷貝
5. 4. 5 修改和創(chuàng)建顏色表
5. 4. 6 保存自己的顏色表
第6章 數(shù)據(jù)的圖形顯示
6. 1 畫圖概述
6. 1. 1 線畫圖
6. 1. 2 重疊畫
6. 1. 3 散點圖
6. 1. 4 極線圖
6. 1. 5 圖形坐標
6. 1. 6 坐標轉換
6. 1. 7 在普通坐標和設備坐標中畫圖
6. 1. 8 系統(tǒng)變量
6. 2 圖形定位
6. 2. 1 指定一個畫圖位置
6. 2. 2 計算圖形位置
6. 2. 3 定位多個圖形
6. 3 定制線畫圖
6. 3. 1 一般線畫圖的性質
6. 3. 2 一般的軸性質
6. 3. 3 設置軸范圍和類型
6. 3. 4 創(chuàng)建軸
6. 3. 5 對數(shù)軸
6. 3. 6 刻度和標注
6. 4 畫顏色
6. 4. 1 索引顏色
6. 4. 2 分解顏色
6. 5 標題. 標注和符號
6. 5. 1 標題
6. 5. 2 標注
6. 5. 3 數(shù)學符號
6. 6 誤差棒. 直方圖和條形圖
6. 6. 1 誤差棒圖形
6. 6. 2 直方圖
6. 6. 3 條形圖
6. 7 等值線圖
6. 7. 1 等值線圖概論
6. 7. 2 畫不規(guī)則空間的數(shù)據(jù)等值線圖
6. 7. 3 填充等值線圖
6. 8 網格曲面圖和陰影曲面圖
6. 8. 1 網格曲面圖
6. 8. 2 不規(guī)則間距數(shù)據(jù)集
6. 8. 3 陰影曲面圖
6. 8. 4 網格和陰影圖相結合
6. 9 地圖
6. 9. 1 創(chuàng)建一個地圖投影
6. 9. 2 設置地圖投影
6. 9. 3 選擇地圖范圍
6. 9. 4 大陸輪廓線
6. 9. 5 地圖的網格線
6. 9. 6 地圖投影上的等值線圖
6. 9. 7 在地圖投影中顯示規(guī)則網格圖像
第7章 圖像顯示
7. 1 圖像基礎
7. 1. 1 假彩色圖像
7. 1. 2 真彩色圖像
7. 2 圖像顯示的程序
7. 2. 1 顯示不調整的圖像:tv
7. 2. 2 顯示調整的圖像:tvscl
7. 2. 3 從下往上顯示和從上往下顯示
7. 2. 4 tv和tvscl的關鍵字
7. 3 定制圖像調整
7. 3. 1 通過bytscl調整圖像
7. 3. 2 顏色表的分割
7. 3. 3 使用不同顏色表顯示多個圖像
7. 3. 4 直方圖的剪切
7. 3. 5 直方圖均衡化
7. 4 調整圖像大小與圖形設備匹配
7. 5 顯示真彩圖像
7. 5. 1 在24位模式下顯示真彩圖像
7. 5. 2 在8位模式下顯示真彩圖像
7. 6 在PostScript和PRINTER設備上顯示圖像
7. 6. l 在設備PostScript上顯示假彩色圖像
7. 6. 2 在PRINTER設備中顯示假彩色圖像
7. 6. 3 在PostScript設備中顯示真彩色圖像
7. 6. 4 在PRINTER設備中顯示真彩色圖像
7. 7 圖像顯示的應用例子
第8章 創(chuàng)建圖形輸出
8. 1 位圖和矢量輸出
8. 2 創(chuàng)建位圖輸出文件
8. 2. 1 從顯示中讀取:tvrd
8. 2. 2 從8位顯示中讀取
8. 2. 3 從24位顯示中讀取
8. 2. 4 一個tvrd函數(shù)包
8. 2. 5 選擇一個位圖輸出格式
8. 2. 6 將一個8位圖像存入位圖輸出文件
8. 2. 7 將一個24位圖像保存為位圖輸出文件
8. 2. 8 將顯示內容存儲到位圖輸出文件的一個程序
8. 3 創(chuàng)建PostScript輸出
8. 3. 1 PostScript設備介紹
8. 3. 2 設置PostScript設備
8. 3. 3 手動設置大小和位置
8. 3. 4 自動設置大小和位置
8. 3. 5 彩色PostScript輸出
8. 3. 6 在PostScript模式下使用顏色表
8. 3. 7 轉換背景和畫圖顏色
8. 3. 8 設置字體
8. 3. 9 PostScript設備字體
8. 3. 10 TrueType字體
8. 3. 11 在可畫區(qū)域中定位圖形
8. 3. 12 添加一個EPS預覽
8. 4 創(chuàng)建打印機輸出
8. 4. 1 選擇一臺打印機
8. 4. 2 設置Printer設備
8. 4. 3 手動設置大小和位置
8. 4. 4 自動設置大小和位置
第9章 圖形用戶界面
9. 1 介紹GUI編程
9. 1. 1 GUI成分(組件)
9. 1. 2 GUI編程和程序編程
9. 1. 3 GUI設計
9. 2 創(chuàng)建組件
9. 2. 1 組件的屬性
9. 2. 2 widget_base函數(shù)
9. 2. 3 widget_button函數(shù)
9. 2. 4 widget_draw函數(shù)
9. 2. 5 widget_droplist函數(shù)
9. 2. 6 widget_label函數(shù)
9. 2. 7 widget_list函數(shù)
9. 2. 8 widget_slider函數(shù)
9. 2. 9 widget_table函數(shù)
9. 2. 10 widget_text函數(shù)
9. 2. 11 組件布局
9. 2. 12 命名按鈕
9. 2. 13 混合組件
9. 3 處理已經存在的組件
9. 3. 1 設置組件性質:widget_control
9. 3. 2 獲取組件信息:widget_info
9. 4 事件和事件處理
9. 4. 1 事件結構體
9. 4. 2 事件的管理
9. 4. 3 事件處理器和應用程序狀態(tài)信息
9. 4. 4 一個程序的多種情況
9. 5 一個GUI應用程序
9. 5. 1 體會設計含義
9. 5. 2 啟動過程
9. 5. 3 事件處理器的過程
9. 5. 4 服務過程
9. 5. 5 編譯和運行im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