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 1
1.1 國家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 1
1.1.1 圖紙幅面和標題欄 1
1.1.2 比例(GB/T14690-1993) 3
1.1.3 字體(GB/T 14691-1993) 3
1.1.4 圖線(GB/T 17450-1998) 5
1.1.5 尺寸注法(GB/T4458·4-1984) 6
1.2 制圖方法與技能 9
1.2.1 尺規(guī)繪圖 9
1.2.2 徒手草圖 11
1.3 幾何作圖 13
1.3.1 斜度和錐度 13
1.3.2 等分直線段 13
1.3.3 正多邊形 14
1.3.4 圓弧連接 14
1.4 平面圖形分析及尺寸標注 15
1.4.1 平面圖形尺寸分析 15
1.4.2 平面圖形的線段分析 16
1.4.3 平面圖形的作圖步驟 16
第2章 正投影法基礎 18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18
2.1.1 投影概念 18
2.1.2 投影法種類 18
2.2 點的投影 19
2.2.1 點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 19
2.2.2 點的直角坐標和投影規(guī)律 20
2.2.3 兩點的相對位置和重影點 22
2.3 直線的投影 23
2.3.1 直線投影的基本特性 23
2.3.2 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特性 23
2.3.3 點與直線的相對位置及其投影特性 26
2.3.4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27
2.4 平面的投影 28
2.4.1 平面的表示法 28
2.4.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8
2.4.3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29
2.4.4 平面上的點和直線 31
第3章 立體的投影 34
3.1 三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guī)律 34
3.1.1 三視圖的形成 34
3.1.2 三視圖的投影規(guī)律 35
3.2 平面立體的投影 35
3.2.1 棱柱 35
3.2.2 棱錐 36
3.2.3 幾種常見的平面立體 38
3.2.4 畫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38
3.2.5 由已知兩視圖求作第三視圖 39
3.3 曲面立體的投影 40
3.3.1 圓柱體 40
3.3.2 圓錐體 41
3.3.3 圓球 42
第4章 立體表面的交線 44
4.1 平面立體的截切 44
4.2 曲面體的截切 47
4.2.1 圓柱體的截交線 47
4.2.2 圓錐體的截交線 49
4.2.3 圓球的截交線 53
4.3 兩曲面體相交 54
4.3.1 兩圓柱體相交 54
4.3.2 圓柱體與圓錐體相交 57
4.3.3 相貫的特例 58
第5章 軸測圖 60
5.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60
5.1.1 軸測圖的形成 60
5.1.2 軸測軸. 軸間角. 軸向伸縮系數(shù) 60
5.1.3 軸測圖的種類 61
5.1.4 軸測圖的投影特性 61
5.2 正等軸測圖的畫法 61
5.2.1 正等軸測圖的形成及其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shù) 61
5.2.2 平面立體正等測畫法 62
5.2.3 曲面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 64
5.2.4 組合體正等測畫法 67
5.3 斜二測圖的畫法 68
5.3.1 正面斜二測的形成及其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shù) 68
5.3.2 斜二測畫法 69
第6章 組合體視圖 70
6.1 組合體的組合形式及其表面的連接關系 70
6.1.1 組合體的組合形式 70
6.1.2 組合體表面的連接形式 71
6.2 組合體視圖的畫法 72
6.2.1 形體分析法 72
6.2.2 形體分析法畫圖 72
6.3 看組合體視圖 76
6.3.1 看圖的基本方法和要點 76
6.4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79
6.4.1 基本形體的尺寸標注 79
6.4.2 平面圖形的尺寸標注 79
6.4.3 帶切口形體的尺寸標注 80
6.4.4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81
第7章 機件形狀的常用表達方法 84
7.1 視圖(GB/T17451-1998) 84
7.1.1 基本視圖 84
7.1.2 向視圖 85
7.1.3 局部視圖 85
7.1.4 斜視圖 86
7.2 剖視圖 87
7.2.1 剖視圖的基本概念 87
7.2.2 剖視圖的種類 91
7.2.3 剖切方式 94
7.2.4 剖視圖中的一些規(guī)定畫法 96
7.3 斷面圖 97
7.3.1 斷面圖的基本概念 97
7.3.2 斷面圖的畫法 98
7.3.3 斷面圖的標注 100
7.4 簡化畫法(GB/T 16675.1-1996) 100
第8章 標準件和常用件 103
8.1 螺紋的畫法及標注 103
8.1.1 螺紋的形成 103
8.1.2 螺紋要素 104
8.1.3 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105
8.1.4 螺紋的規(guī)定標注 108
8.2 螺紋緊固件及其連接畫法 110
8.2.1 螺紋緊固件的種類及其規(guī)定標記 110
8.2.2 常用螺紋緊固件的比例畫法 111
8.2.3 螺紋緊固件的連接畫法 113
8.3 鍵及其連接 115
8.3.1 鍵的種類和標記 116
8.3.2 鍵連接的畫法 116
8.4 銷及其連接 117
8.5 彈簧 118
8.5.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各部分名稱及尺寸計算 118
8.5.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規(guī)定畫法 118
8.5.3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在裝配圖中的畫法 119
第9章 零件圖 120
9.1 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 120
9.2 零件圖的表達方案和視圖選擇 121
9.2.1 主視圖的選擇 121
9.2.2 其他視圖的選擇 121
9.2.3 幾類典型零件的視圖選擇 121
9.2.4 鑲嵌類零件 124
9.2.5 沖壓類零件 125
9.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126
9.3.1 尺寸基準選擇 126
9.3.2 合理標注尺寸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28
9.3.3 零件上常見典型結構的尺寸注法 129
9.4 零件上常見的工藝結構簡介 130
9.4.1 鑄造零件的工藝結構 130
9.4.2 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結構 131
9.5 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 132
9.5.1 表面粗糙度 132
9.5.2 公差與配合 134
9.5.3 形位公差 139
9.6 讀零件圖 141
9.6.1 看標題欄 142
9.6.2 閱讀視圖并想象零件的結構形狀 142
9.6.3 分析尺寸 142
9.6.4 了解技術要求 142
第10章 裝配圖 143
10.1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143
10.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145
10.2.1 規(guī)定畫法 145
10.2.2 特殊畫法 145
10.3 畫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146
10.3.1 確定表達方案 146
10.3.2 畫圖步驟 149
10.3.3 機箱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149
10.4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的注寫 151
10.4.1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 151
10.4.2 裝配圖的技術要求 151
10.5 裝配圖中零件的編號和明細表 151
10.5.1 零. 部件編號 152
10.5.2 明細表 152
10.6 裝配結構簡介 153
10.6.1 接觸面的數(shù)量 153
10.6.2 接觸面拐角處結構 153
10.6.3 合理減少接觸面積 153
10.7 看裝配圖及拆畫零件圖 154
10.7.1 看裝配圖的要求 154
10.7.2 看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154
10.7.3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157
第11章 展開圖 158
11.1 概述 158
11.2 平面體的表面展開 159
11.3 可展曲面的表面展開 160
11.3.1 圓柱面的展開 160
11.3.2 圓錐面的展開 161
11.3.3 組合型可展表面的展開 162
11.4 不可展曲面的表面展開 163
第12章 焊接圖 165
12.1 焊縫的符號及其標注方法 165
12.1.1 焊縫的基本符號 165
12.1.2 焊縫的輔助符號 166
12.1.3 焊縫的補充符號 166
12.1.4 焊縫的指引線及其在圖樣上的位置 167
12.1.5 焊縫的尺寸符號 168
12.1.6 焊接方法和數(shù)字代號 168
12.1.7 焊接圖例 169
第13章 電氣制圖 172
13.1 概述 172
13.1.1 電氣圖表達的形式 172
13.1.2 電氣圖的種類 172
13.2 電氣制圖的基本知識 172
13.2.1 電氣制圖的一般規(guī)則(GB6988.2-86) 172
13.2.2 電氣圖中的圖形符號(GB4728) 180
13.2.3 電氣技術中的文字符號制定通則(GB7159-87) 184
13.2.4 電氣技術中的項目代號(GB5094-85) 186
13.3 系統(tǒng)圖和框圖(GB6988.3-86) 189
13.3.1 系統(tǒng)圖和框圖的用途及異同 189
13.3.2 系統(tǒng)圖和框圖的繪制規(guī)則 190
13.4 電路圖(GB6988.4-86) 192
13.4.1 電路圖的用途 192
13.4.2 電路圖的繪制規(guī)則 192
13.4.3 電路圖識圖示例 200
13.5 接線圖和接線表(GB6988.5-86) 201
13.5.1 接線圖中項目. 端子. 導線的表示方法 201
13.5.2 幾種接線圖和接線表的繪制規(guī)則 204
13.6 印制板圖(GB5489-85) 208
13.6.1 概述 208
13.6.2 印制板零件圖 209
13.6.3 印制板組裝件裝配圖 212
13.7 線扎圖 214
13.7.1 線扎圖的繪制方法 215
13.7.2 導線表 217
13.7.3 線扎圖的標注 217
13.7.4 線扎圖的識讀 219
第14章 計算機繪圖(AutoCAD 2002) 220
14.1 AutoCAD 2002的基本知識 220
14.1.1 啟動對話框(創(chuàng)建新文件) 220
14.1.2 AutoCAD 2002工作界面 221
14.2 基本圖形的繪制 222
14.2.1 繪制直線(LINE) 223
14.2.2 繪制射線(RAY) 223
14.2.3 繪制構造線(XLINE) 224
14.2.4 繪制矩形(RECTANG) 225
14.2.5 繪制正多邊形(POLYGON) 227
14.2.6 繪制圓(CIRCLE) 228
14.2.7 繪制圓弧(ARC) 230
14.2.8 繪制多段線(Pline) 234
14.3 繪圖輔助工具 237
14.3.1 坐標輸入方法 238
14.3.2 柵格與捕捉(Snap and Grid) 239
14.3.3 正交繪圖(ORTHO) 239
14.3.4 對象捕捉(Object Snap) 240
14.3.5 圖形縮放(ZOOM) 242
14.3.6 圖形實時平移(PAN) 243
14.4 圖形的編輯 243
14.4.1 對象選擇 243
14.4.2 通用編輯命令 245
14.4.3 夾點編輯 259
14.4.4 屬性編輯 259
14.5 文字 260
14.5.1 文字樣式 261
14.5.2 單行文字 262
14.5.3 多行文字 262
14.5.4 編輯文字 264
14.6 圖層 265
14.6.1 圖層的概念 266
14.6.2 圖層特性管理器 266
14.7 圖案填充 269
14.7.1 創(chuàng)建圖案填充 269
14.7.2 編輯圖案填充 272
14.8 圖塊 273
14.8.1 圖塊的創(chuàng)建 273
14.8.2 圖塊的插入 275
14.9 軸測投影圖的繪制 276
14.9.1 打開軸測投影模式 276
14.9.2 軸測投影模式下繪圖 277
14.10 尺寸標注 279
14.10.1 標注術語 280
14.10.2 標注樣式 280
14.10.3 標注命令 284
14.11 上機實驗 286
14.11.1 實驗1 286
14.11.2 實驗2 289
14.11.3 實驗3 292
14.11.4 實驗4 294
第15章 計算機輔助電路設計入門(Protel 99) 296
15.1 概述 296
15.2 初識Protel 99 297
15.2.1 建立一個項目 297
15.2.2 進入各種編輯器 298
15.2.3 常用工具欄介紹 301
15.3 原理圖設計快速入門 303
15.3.1 設置圖紙 304
15.3.2 畫一個簡單電路圖 305
15.4 電路板設計快速入門 314
15.4.1 環(huán)境設置和電路板規(guī)劃 315
15.4.2 網絡表的引入 318
15.4.3 組件的布局 320
15.4.4 自動布線 322
15.5 電路仿真快速入門 323
15.5.1 添加仿真零件庫 324
15.5.2 放置和設置仿真器件 324
15.5.3 放置仿真電源 325
15.5.4 連接線路. 放置仿真節(jié)點 326
15.5.5 仿真設置 326
15.5.6 進行電路仿真 327
15.6 其他內容簡介 328
15.6.1 層次電路圖設計 328
15.6.2 報表的生成 328
附錄 330
參考文獻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