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當上山東省體委主任(現(xiàn)在叫省體育局局長)之前,就很喜歡籃球,但那時候還不認識鞏曉彬。1997年底,上級跟我談話,要我到體委工作。剛談完話,正好山東男籃在濟南有一場CBA聯(lián)賽的比賽,對手是廣東宏遠隊,我就自己掏錢買了一張高價票,坐在看臺上跟球迷一樣看比賽??梢哉f,從那一天起,我開始認識曉彬了,知道他是山東男籃的主力和核心 。那一天,我愛人在家里也看了這場比賽的電視直播。我回家后,她跟我說,山東男籃的鞏曉彬人長得好,球打得更好。我上任之后,由于工作關系,有機會和曉彬、和山東男籃的將士們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不光是在主場,我還經常到客場跟隊督戰(zhàn),和曉彬逐漸熟悉了起來。幾個賽季下來,我和山東男籃、和曉彬個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對曉彬的了解和贊賞也不斷加深。首先,是曉彬對籃球事業(yè)的酷愛。曉彬對待自己的事業(yè),責任心非常強,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坎坷和困境,比如說跟教練意見不一致,比如說受到大家的誤解,他壓力很大、有許多委屈,但始終認認真真、兢兢業(yè)業(yè)地打球,把全隊的利益置于個人的利益之上。能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很不簡單的。曉彬在場上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了,山東男籃整支隊伍就能昂揚向上、屢克強敵。山東男籃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籃壇的一支勁旅,曉彬的核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從這個角度講,他是山東男籃的頂梁柱。這是我對曉彬的第一印象。我的第二個印象,是曉彬對技術的精益求精。我通過和他不斷的交流,以及跟大家一樣看他在緊張的聯(lián)賽上的表現(xiàn),對他的這個特點了解得十分透徹。在籃球的技藝上,他不僅自己有很高的追求,對隊友和全隊也有一種精益求精的要求,尤其是對年輕隊員,他一直感到自己有責任幫助年輕隊員進步得更快。他之所以能在山東男籃成為核心,在國家隊也成為核心,在亞洲被稱為“亞洲最好的二中鋒”,關鍵也在于他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和場上場下的認真精神。第三個印象,是曉彬對籃球事業(yè)的責任感、榮譽感特別強,無論當運動員還是教練員,他都是如此。曉彬當教練以后,我多次看他的訓練,也了解到他經常因看比賽錄像和寫訓練教案熬到深夜,而且在處理和老隊員的關系、對年輕隊員的業(yè)務要求和關系處理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梢哉f,當初省體育局決定曉彬擔任山東男籃主教練,這個決策是對的。最近結束的全國男籃俱樂部聯(lián)賽,是曉彬當主教練之后率隊參加的第一次全國大賽,結果剛剛組建不久的山東男籃獲得小組第一、全國第四,這說明曉彬帶隊已經初見成效。第四個印象,是這個青年對籃球事業(yè)的執(zhí)著。他本身已經有很高的水平,但他仍不滿足于現(xiàn)狀,而是不斷地從教練、外籍球員和老隊員身上吸收先進的東西。他每次代表國家隊參加大賽后回到山東,我都要找他談話,他跟我談他的心得,一再講山東男籃要跟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吸收和借鑒世界籃球運動先進的技戰(zhàn)術和管理經驗。第五個印象,是他對個人角色轉換的把握。從“球員鞏曉彬”到“教練鞏曉彬”,我發(fā)現(xiàn)他適應得特別快,迅速完成了從球員到教練員那種應該是很不容易完成的角色轉變。今天的鞏曉彬和昨天的鞏曉彬,絕對是不一樣。當教練后,他很好地處理了與老隊員、新隊員、俱樂部、裁判以及球迷等方方面面的關系。作為運動員,他融入了球隊這個集體;而作為教練,他融入了更大的集體。說實在話,曉彬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跟以前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有一次我跟他開玩笑說,你長大了。曉彬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正確對待榮譽、對待集體,在山東男籃處于低谷的時候,勇敢地挑起了主教練這副重擔。山東男籃正處于青黃不接的困境之中,老帥葉鵬退下來了,老隊員比如說大紀等,年齡不饒人,狀態(tài)和個人技戰(zhàn)術水平也不能和當年相比了;原來的主力隊員,傷的傷、退的退。曉彬退役時已經34歲,但還是球隊無法替代的核心。他退下來,隊里沒有人能接上班。山東男籃二線隊員暫時還不行,接不上來。曉彬退役后,我和分管局長徐長泰、金斯頓俱樂部總經理徐中東一起找他談話,我說,你現(xiàn)在有三條路可走,一是上大學,到美國去留學深造;二是當主教練,帶領山東男籃繼續(xù)征戰(zhàn);三是做管理工作。我跟他講,按輕快來講,上大學是最輕松的選擇,對他的將來也有好處;做行政管理工作相對來說也比較輕松,組織上可以安排他到省籃球管理中心做管理工作,壓力也不大。在這三條路中,最難走的、也是山東籃球最需要的,就是要他來當山東男籃的主教練,球隊的現(xiàn)狀和殘酷的職業(yè)聯(lián)賽決定了這是最難走的一條路。曉彬當時就表示,自己選擇最難走的路,感謝組織上對他的信任,他將不負組織的重托和球迷的支持,義無返顧地跟山東男籃將士一起艱苦奮斗,力爭在球隊最困難的時候取得好成績。曉彬的表態(tài)讓我很感動,要知道,敢于在這個時候把山東男籃承受的巨大壓力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是對曉彬的勇氣和責任心最好的證明。山東男籃本來可以聘外教,不過一是花錢多,再一個是外教對山東男籃也不熟悉。最后,我和山東黃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萬青同志商量后決定,培養(yǎng)自己的本土教練,曉彬就是我們著力培養(yǎng)的對象。曉彬接隊以后,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訓練和比賽,他很快消除了大家的擔心。因為一開始大家都在懷疑,剛剛退役就當主教練,曉彬能服眾嗎?事實很快消除了人們的這種懷疑,他迅速地完成了角色的轉變,在老隊員和小隊員里都樹立起了主教練應有的威望。更可貴的是,盡管壓力很大,但曉彬并沒有只考慮球隊的眼前利益,而是對山東男籃的發(fā)展有著長遠的打算。在一片贊譽聲中,我告誡曉彬,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尤其是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只有理論上成熟了,政治上堅定了,才能在業(yè)務上取得騰飛。曉彬當教練后我多次與他交流。我跟他講,籃球事業(yè)是和黨的“三個代表”理論緊密相連的。對籃球來說,什么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你能帶隊在全國最高水平的CBA聯(lián)賽上成為一支勁旅,你帶隊的技戰(zhàn)術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緊跟世界潮流,你帶隊取得CBA聯(lián)賽冠軍,就是代表了你所在的籃球事業(yè)的先進生產力。什么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你帶隊贏一場球,你知道,山東人民能高興多少天?輸一場球,山東人民又不高興多少天?你做運動員時在國家隊為國家爭光,當教練后,如果你能率領國家隊為祖國在世界大賽上升起五星紅旗,全國人民又會多么高興!體育戰(zhàn)線的“三個代表”,一定要堅持。對曉彬來講,一定要加強理論和時政學習,只有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了、價值觀正確了,他的籃球事業(yè)才能隨之上到一個新高度。曉彬現(xiàn)在很注意學習“三個代表”理論,我也定期考他,有一次他來我這里匯報業(yè)務,我說,曉彬,“三個代表”的內容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他能在我面前熟練地說出“三個代表”的內容,而且能夠大致理解其中的含義,我還是挺滿意的。我衷心祝愿曉彬,也祝愿山東男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曉彬個人進步,山東男籃的水平也能進一步提高。對曉彬和山東男籃,我有兩個愿望,一是希望看到能有山東球員入選中國男籃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二是希望山東男籃能夠在CBA聯(lián)賽上奪冠。我想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愿望,更是廣大球迷的期待。如果說曉彬有什么不足之處,那就是當隊員的時候,他是主力、是核心,但只有葉鵬能玩得轉他,別人就不行,應該說這是球隊缺乏有效的思想工作和管理的結果,曉彬對自己的要求并不像現(xiàn)在這么嚴。不過也好,他把過去的不足當成了現(xiàn)在管理球隊的竅門,我聽說有一次球隊外出比賽,為了確保沒有人晚上出去,他在賓館大廳盯到凌晨兩點多……這說明,曉彬成熟了,用老話就是說“長大了”。我覺得他在理論上、政治上、業(yè)務上,都長大了。曉彬的這本書,由尹波同志來寫,我覺得是個最佳的選擇。作為多年關注山東體育和山東男籃的著名體育記者,尹波同志對山東籃球、對曉彬個人的了解,以及他本人的文筆,都可以證明,他是最合適的人選。我希望這本書能激勵曉彬本人、激勵山東男籃奮發(fā)向上、團結拼搏,爭取更好的成績,也希望山東男籃能得到更多球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盡管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不相信上帝,但假如人的命運真的由上帝決定,我們有理由說,上帝還是公平的。它總是把美貌和偉岸給一些人,而把才華和堅韌給另一些人,讓人人都有值得自豪的資本,亦有難以彌補的缺憾。然而,上帝也有打盹的時候,那些容貌與才干兼美的幸運兒,以及無才無貌的倒霉蛋,大概便是上帝正巧走神兒的那一瞬間呱呱墜地的。而無疑屬于前者的鞏曉彬,或許正是由于這一原因,成為上帝的寵兒。一位光芒四射的男性球星身邊,會圍繞著數(shù)不清的漂亮女孩;而一位瀟灑英俊、氣度不凡的男人,同樣會博得眾多優(yōu)秀女孩的青睞。那么,當一個男人同時擁有超凡脫俗的儀表和出類拔萃的球星身份,他的生活里會發(fā)生多少與女人相關的故事,不難想象?!嘈拍切┲篮完P注但并不真正熟悉和了解鞏曉彬的人,很容易從這個角度去揣摩這位“中國籃壇第一帥哥”的品行、為人和性格。尤其是鞏曉彬與李昕分分合合,而他最后娶的卻是另一個女人,類似這樣的情感傳說,更使中國人頭腦里慣有的對男人和女人之間關系的那種特殊想象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施展。的確,鞏曉彬生命中最重要的幾個女人,他的母親高勤芳、曾經的女朋友李昕和妻子王曉芳,對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發(fā)揮了或將要發(fā)揮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對鞏曉彬而言,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遠比女人要多。而把所有這些男人、女人和他自己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那個圓圓的籃球。因此,我給寫鞏曉彬的這本書起了這樣一個名字:鞏曉彬——一個關于男人、女人和籃球的故事(黑體) 1994年10月,我到日本廣島采訪第12屆亞洲運動會,首次近距離地接觸到鞏曉彬和他的教練、隊友們。那時,鞏曉彬經歷了一場因為與李昕戀愛而被迫離開國家隊的風波之后,剛剛回到國家隊不久。雖然他有足夠的實力打上主力,但仍經常地坐在替補席上。不過,無論他打主力還是當替補,甚至不出場,每場比賽打完時,圍上來要求簽名、合影的日本球迷,尤其是熱衷追星的女孩子,絕大多數(shù)還是沖著他去的。2003賽季的CBA聯(lián)賽落幕后,34歲的鞏曉彬沒有入選新一屆國家男籃。其后,鞏曉彬宣布退役,并于稍后出任山東金斯頓男籃主教練。他為國家隊效力的歷史,顯然已經畫上了句號。據(jù)說,日本一家網站在報道這一消息的時候稱:中國男籃結束了自己的鞏曉彬時代。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中國都不缺少與鞏曉彬同樣優(yōu)秀和更加優(yōu)秀的球星,只是今后,他們很長時間內不會再擁有一位像鞏曉彬那樣把實力派和偶像派巨星角色結合得近乎完美無缺的男人。當然,鞏曉彬的人生也是有缺憾的。假如鞏曉彬晚生10年而與姚明處在同一時代,以他的條件、能力和對籃球市場特殊的感召力,恐怕鞏曉彬早已不是現(xiàn)在的鞏曉彬了。在登陸NBA的亞洲球員名單里,很可能也會有“鞏曉彬”這三個字。現(xiàn)在,我們開始講述鞏曉彬的故事。考慮到鞏曉彬代表山東男籃和國家男籃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大家已經關注了很多年,媒體的報道也非常充分,而這本寫鞏曉彬的書,為了多發(fā)有關他生活和成長的的那些珍貴照片,只能盡可能地壓縮文字部分,所以,我就盡量簡略處理涉及鞏曉彬訓練和比賽的內容,把不多的篇幅,用來描繪和介紹讀者和球迷朋友們關心而又不熟悉的事情。為彌補可能造成的遺憾,正文的后面,附有包括“鞏曉彬檔案”、“鞏曉彬星路”和“山東男籃CBA歷程”等歷史資料在內的備忘錄。愿意對鞏曉彬了解得更詳細的讀者,可以隨時查閱。盡管關于男人尤其是女人的故事,對有興趣讀這本書的朋友而言更重要也更具吸引力,但要講清楚鞏曉彬的來龍去脈,還必須從把鞏曉彬與男人、女人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連為一體的那個皮球說起——請注意,這個皮球當然指的是籃球,可關于籃球的故事,又只能從足球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