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艷女,1961年生于武漢。武漢大學商學院博士后,經濟學博士,副研究員,現在武漢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工作。1982年畢業(yè)于武漢師范學院數學系;1988年研究生畢業(yè)于中南財經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0年博士研究生畢業(yè)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2年在武漢大學商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師從譚崇臺教授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多次在《世界經濟》、《中國證券報》、《經濟日報》、《財經時報》、《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改革》、《城市經濟研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長江論壇》、《企業(yè)?易鶯崽浮貳ⅰ堆壩朧導貳ⅰ度舜蟾從∽柿稀返扔泄乇又舊瞎⒈礪畚募甘?。多次参与高等院校綖┲\嘈垂ぷ鰲V鞒幀⒅鞅手氐憧翁庋芯考甘睿芯磕諶葜饕婕靶枋芯謾⑶蚓謾⒔鶉謚と?、基金、产业结箿削整壹s熬錳逯聘母锏確矯婺諶藎溲芯砍曬窨蒲Ъ際踅澆保啻斡ρ魷詡骯恃躚刑只?。块L期以來,中國的產融結合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在產融結合行政性機制以及產權關系既統一又模糊的情況下,產融結合的積極性與有效性問題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率先提出產融結合的有效性問題與概念,并從產業(yè)經濟發(fā)展的角度,著重對中國產業(yè)經濟與金融業(yè)結合的有效性問題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本書把產融結合的有效性界定為動態(tài)的、可度量的概念,并將產融結合方式歸納為三種,首創(chuàng)提出“咨詢服務型產融結合”的方式,認為此方式在經濟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