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把存在漢語語文中的種種修辭方法、方式,以及運用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則,加以系統的闡釋,并且指明它的發(fā)展方向。在闡釋和說明中,隨處引用豐富、適切的白話和文言的例子作證。對于系統地研究修辭學,對于了解古典文學和練習現代文寫作,都有一定的幫助。全書共分十二篇。第一篇概括地述說修辭現象和修辭學的全貌。指出修辭現象有消極和積極兩大分野,又指出修辭所可利用的語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辭所須適合的題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說修辭所可利用的語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說消極和積極兩大修辭分野的互相區(qū)別和互相聯系。第四篇述說消極修辭的一般情況。第五篇到第九篇都是述說積極修辭,其中第五到第八篇述說積極修辭中的辭格,第九篇述說積極修辭中的辭趣。第十篇述說修辭現象隨種種不同情況而變化,以及它的統一的線索。第十一篇述說語文的種種體式,特別詳述了體性方面的體式。第十二篇結語,述說修辭學的變遷、發(fā)展,并指出研究修辭學應有的努力。初版是1932年,分上下兩冊,由大江書鋪在上海先后印行。以后再版重印過多次,作者也不斷地有所修改。這次重印,由復旦大學語言研究室根據作者生前修訂的一九六二年本和一九七五年本參照校訂,并作了個別文字上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