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序
譯者序
前言
關于作者
致謝
第一部分NDS基礎
第1章 NDS診斷的四個基本方面
1. 1 不要驚慌
1. 2 了解錯誤代碼和NDS進程
1. 3 診斷并解決問題
1. 4 管理NDS以防發(fā)生問題
1. 5 小結
第2章 NDS基礎
2. 1 NDS數據庫結構
2. 1. 1 層級
2. 1. 2 屬性
2. 1. 3 語法
2. 2 部分和副本類型
2. 2. 1 系統(tǒng)部分
2. 2. 2 模式部分
2. 2. 3 外部參考部分
2. 2. 4 綁定部分
2. 2. 5 用戶定義部分
2. 3 綁定服務
2. 4 時間一致性
2. 4. 1 單個參考時間服務器
2. 4. 2 參考時間服務器
2. 4. 3 主時間服務器
2. 4. 4 次要時間服務器
2. 5 小結
第3章 目錄信息基礎
3. 1 NetWare 4 DIB
3. 1. 1 PARTITIO.NDS
3. 1. 2 ENTRY. NDS
3. 1. 3 VALUE.NDS
3. 1. 4 BLOCK. NDS
3. 2 NetWare 5 DIB
3. 3 定位DIB
3. 4 備份DIB
3. 5 小結
第4章 不要驚慌
4. 1 跟人打交道
4. 2 緩解壓力
第二部分 了解錯誤代碼和NDS進程
第5章 解釋NDS錯誤代碼
5. 1 NDS錯誤類型和原因
5. 1. 1 臨時NDS錯誤
5. 1. 2 循環(huán)NDS錯誤
5. 1. 3 NDS致錯條件
5. 2 目錄服務操作系統(tǒng)錯誤代碼
5. 3 目錄服務客戶機庫錯誤代碼
5. 4 目錄服務NLM客戶機庫錯誤代碼
5. 5 目錄服務Agent錯誤代碼
5. 6 小結
第6章 了解常見的NDS進程
6. 1 訃告
6. 2 背景進程
6. 2. 1 同步化
6. 2. 2 模式同步化
6. 2. 3 Janitor
6. 2. 4 Flat Cleaner
6. 2. 5 Limber
6. 3 手動相關對象進程
6. 3. 1 創(chuàng)建對象
6. 3. 2 重命名對象
6. 3. 3 刪除對象
6. 3. 4 移動對象
6. 4 人工分區(qū)和復制過程
6. 4. 1 SPlit分區(qū)
6. 4. 2 合并分區(qū)
6. 4. 3 移動分區(qū)
6. 4. 4 重命名分區(qū)
6. 5 創(chuàng)建副本
6. 4. 6 刪除副本
6. 4. 7 改變副本類型
6. 5 小結
第三部分 診斷和解決問題
第7章 診斷工具
7. 1 服務器工具
7. 1. 1 DSREPAIR
7. 1. 2 DSTRACE
7. 1. 3 DSVIEW
7. 1. 4 DSDIAG
7. 1. 5 第三方工具
7. 2 工作站工具
7. 2. 1 NDS Manager
7. 2. 2 NWAdmin
7. 2. 3 ODBC Drive for NDS
7. 2. 4 Schema Manager
7. 2. 5 其他工具
7. 3 信息工具
7. 3. 1 NDS LogicSource
7. 3. 2 Novell技術支持知識庫
7. 3. 3 網絡新聞組
7. 3. 4 幫助文件
7. 4 小結
第8章 NDS恢復工具
8. 1 SMS備份和恢復
8. 1. 1 SMS結構
8. 1. 2 系統(tǒng)獨立的數據格式
8. 1. 3 SMS備份話路范例
8. 1. 4 SBackup
8. 2 使用UIMPORT來輸入用戶對象
8. 2. 1 UIMPORT是如何工作的
8. 2. 2 使用UIMPORT來恢復丟失的NDS數據
8. 3 輸入和輸出對象信息
8. 4 第三方工具
8. 4. 1 恢復丟失的密碼
8. 4. 2 恢復丟失的Admin User
8. 4. 3 檢測和獲得對IRF-Blpcked對象的訪問
8. 4. 4 創(chuàng)建特定服務器信息數據
8. 5 小結
第9章 診斷和恢復技術
9. 1 組合使用各種診斷工具
9. 2 組合使用各種恢復工具
9. 3 使用診斷工具和恢復工具
9. 4 架橋技術
9. 5 小結
第10章 NDS災難恢復程序設計
10. 1 awk
10. 1. 1 為什么選擇awk
10. 1. 2 awk是如何工作的
10. 1. 3 范例
10. 2 使用C或C++
10. 3 其他的程序設計和腳本語言
10. 4 小結
第11章 實例
11. 1 綁定服務問題
11. 1. 1 綁定管理程序用戶
11. 1. 2 郵件目錄和綁定隊列
11. 1. 3 綁定客戶機
11. 1. 4 性能考慮
11. 2 未知對象
11. 3 模式問題
11. 4 Stuck訃告
11, 5 恢復崩潰的系統(tǒng)卷或服務器
11. 6 處理秘密對象
11. 7 達到最大的并行登錄
11. 8 成員身份組恢復
11. 9 副本環(huán)矛盾
11. 10 合成時間
11. 11 小結
第四部分 管理NDS以避免問題
第12章 升級到NetWare 5
12. 1 NetWare 4和NetWare 5之間的NDS差別
12. 1. 1 傳遞同步
12. 1. 2 ACL繼承
12. 1. 3 模式改變
12. 1. 4 對象參考
12. 2 NetWare 5授權
12. 2. 1 移動授權
12. 2. 2 位置授權與單獨授權
12. 2. 3 NetWare 5授權類型
12. 3 遷移工具和方法論
12. 3. 1 遷移前的檢查項目
12. 3. 2 有9位數序列號的NetWare授權
12. 3. 3 升級選項
12. 3. 4 遷移完成后檢查列表
12. 4 重命名NetWare 5服務器
12. 5 在單服務器環(huán)境下進行升級
12. 6 在多服務器環(huán)境下進行升級
12. 7 樹合并
12. 8 綁定到NDS轉換
12. 9 小結
第13章 NDS管理工具
13. 1 NetWare管理
13. 2 NDS管理器
13. 2. 1 分區(qū)和復制管理
13. 2. 2 分區(qū)連續(xù)性
13. 2. 3 其他特征
13. 2. 4 服務器管理
13. 3 UIMPORT
13. 4 NLIST
13. 5 ConsoleOne
13. 6 OIMPORT/OEXPORT
13. 7 第三方工具
13. 7. 1 ScheMAX
13. 7. 2 DS專家
13. 7. 3 BindView EMS
13. 8 小結
第14章 NDS管理技術
14. 1 策略
14. 1. 1 事先計劃
14. 1. 2 節(jié)約時間
14. 1. 3 了解使用的工具
14. 1. 4 一個秘密的第四觀念:多任務處理
14. 2 單個對象的修改
14. 2. 1 NetWare管理器
14. 2. 2 NETADMIN和其他基于DOS的工具
14. 3 多對象修改
14. 3. 1 最大登錄名字長度
14. 3. 2 解決命名沖突
14. 3. 3 為同一個用戶確定多個帳戶
14. 3. 4 NetWare管理器
14. 4 技巧和訣竅
14. 4. 1 標準
14. 4. 2 NDS復制和分區(qū)
14. 5 小結
第15章 NDS安全性的有效設置
15. 1 物理安全性
15. 2 控制臺安全
15. 3 安全性策略
15. 4 好的安全性的原則
15. 4. 1 保護管理帳戶
15. 4. 2 保護模式
15. 4. 3 保護登錄腳本
15. 4. 4 保護樹的邏輯分區(qū)
15. 4. 5 評價安全等價性
15. 4. 6 審查和可計算性
15. 5 趕走黑客
15. 6 隱藏對象
15. 7 為幫助桌面設置NDS安全訪問
15. 8 小結
附錄A NDS錯誤代碼
附錄B DS動詞
附錄C NDS類. 對象和屬性
附錄D NDS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