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本小書是在《心臟聽診》第四版的基礎上寫成的?!缎呐K聽診》?于將近40年前(1960)初版,1964、1974及1983年三次修訂,累計印數達68萬冊。在跨世紀前夕,還有再修訂的必要,此次修訂,結合1983年以后的資料,有了不少變動。對心臟聽診的基本知識、心音和心臟雜音增刪較多,并刪去心律失常及常見心臟病聽診兩章,增添動態(tài)心臟聽診一章。更為系統闡述了各種心臟聽診體征的產生原理、臨床意義、聽診特點和聽診區(qū)別,使內容更加充實完整全面。本書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富于實用價值,適于醫(yī)學院校師生和臨床工作者參考,熟練掌握心臟聽診基本技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書中缺點錯誤以及不當之處,衷心希望讀者加以批評指正。羅建仲羅琳1999年春節(jié)片斷第一章心臟聽診的基礎臟聽診,是體格檢查的基本技能,是心臟理學檢查的一個部分,也是完整性的心臟功能敏感檢查方法。這種檢查方法,方便實用,具有以下特點:一、專聽心臟的聲音,能摒除周圍環(huán)境發(fā)出的聲音和被檢查者的呼吸音,少受干擾,避免偽差。二、集中注意在心動周期的某個間期,區(qū)別聲音來自心臟或來自心臟之外,識別心音或心臟雜音的音色(音質),能追蹤其傳導方向和范圍。三、心音的改變和心臟雜音的出現,往往是器質性心臟病的最早體征,可遠在其他癥狀和體征出現之前就能為心臟聽診所發(fā)現。同時,在某些情況下,一個特殊的心音(例如開瓣音或心包摩擦音),或一個特殊的心臟雜音(例如胸骨左緣第二肋間隙的持續(xù)“機器”樣雜音),不但可以確定病理解剖學損害(例如二尖瓣狹窄,或心包炎,或動脈導管未閉),還能進一步肯定病原學診斷(例如風濕性心臟病或先天性心臟?。?。四、操作簡單,不限條件,不需要事先準備或特殊設備,不會給被檢查者帶來任何創(chuàng)傷和痛苦,當場便可得出檢查結果。自60年代以后,心音圖、超聲心動圖、心導管術、心臟核素顯像(包括單光子發(fā)射斷層掃描,SPECT)、冠狀動脈造影術等為心血管病的診斷提供了強大的武器,也取得了血液動力學的信息,由此,心臟聽診幾乎已為不少臨床醫(yī)師所摒棄。其實,這些高新診斷技術費用大,從醫(yī)療保健的費用一效益而論,必將重新看待全面的體檢,以導向更為特殊的診斷方法。80%美國醫(yī)學教授同意目前床旁檢查不足(其中包括心臟聽診)而過分看重了高新診斷技術。以心音圖而言,就無法顯示心臟雜音的強度分級,雜音的性質和頻率以及許多柔軟的高音調雜音。換言之,即不能從心音圖上看出音調,雜音將失去音色、泛音、和聲、共鳴、顫音等。而且,心前區(qū)的心音圖可與心內心音圖的表現相差極大。由此看來,心音圖并不能替代心臟聽診。因此,確定有無心臟病,屬于何種心臟病,心臟病的病情程度,心臟的功能情況等,一定要將心臟聽診發(fā)現與病史的采集,心臟的其他三診(望診、觸診、叩診),軀體的其他器官的詳盡檢查,再選擇心血管方面的特殊檢查,全面而統一的結合,分析歸納,才能準確反映心血管的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