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獨生子女的“最高興”與“最煩惱”
第二章 什么是人格
一、我們怎樣解釋人格
二、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三、什么因素會影響兒童人格的發(fā)展
四、什么是健康人格
五、我們怎樣測試獨生子女的人格
附:特別需要說明的問題
第三章 獨生子女的成就感
一、意外的發(fā)現(xiàn)
二、事與愿違:學習壓力壓“跑”了成就需要
三、班主任:孩子們需要您的公正和鼓勵
四、汨羅的啟示
五、積極鼓勵還是消極否定
——談談家長對子女的態(tài)度
六、家長:您可以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七、學生為什么而學習(之一)
——多種目的
八、學生為什么而學習(之二)
——學習是目的還是手段
九、學生為什么而學習(之三)
——成績好不等于心理健康:
關于“成就焦慮”問題
十走近“低分部落”
十一、怎樣看待孩子的成功
第四章 獨生子女的道德培養(yǎng)
一、獨生子女道德狀況素描
二、家長——兒童道德的塑造者
三、獨生子女缺少同情心嗎
四、學會做家務
五、孩子為什么“長不大”
——談談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
六、用創(chuàng)造來完善自身
第五章 獨生子女的親和需要
一、親和需要與獨生子女成長
二、讓獨生子女學會交往
三、對孩子交朋友:限制還是鼓勵
四、誰是獨生子女的朋友
五、什么樣的獨生子女更容易孤獨
第六章 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
一、為自己的人生喝彩
二、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獨生子女的自我接納
三、家庭中的代際交流
四、家庭體驗與獨生子女的自我接納
五、面對沉重的壓力
六、教師態(tài)度與獨生子女的自我接納
七、鼓勵孩子說出“我能行”
第七章 學琴兒童的命運
——兼談兒童的興趣、課余時間與權利
一、興趣、愛好與選擇
二、“玩”是兒童的權利
三、全國琴童知多少
四、良好的愿望未必有良好的結果
五、樂器不是萬能教育機
六、琴童為誰而練琴
——談談兒童學琴的需要和動機
七、您知道學琴有多難嗎
八、家長在兒童學琴活動中的角色
九、業(yè)余學琴何必太專業(yè)
十、音樂的才能與“努力就會成功”
十一、學琴的孩子要不要參加考級
十二、“我的孩子能學琴嗎?”
十三、讓學琴活動豐富起來
第八章 兒童與大眾媒介
一、媒介進入家庭
二、兒童為什么使用媒介
——談談兒童的媒介需要和滿足
三、大眾媒介的影響
四、如何指導孩子看電視
五、警惕暴力節(jié)目
六、如何利用廣告而不被廣告所利用
七、廠告案例分析:英才教育廣告
八、怎樣培養(yǎng)孩子熱愛讀書
九、什么樣的孩子玩游戲機上癮
十、和孩子一起欣賞卡通
十一、計算機能為您的孩子做什么
十二、適應網絡:您和孩子是朋友
第九章 改變家庭教育的14個觀念
一、向孩子學習
二、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三、尊重孩子的權利
四、沒有信任就沒有教育
五、賞識導致成功 抱怨導致失敗
六、“聽話”兒童是問題兒童
七、讓孩子依賴自己
八、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九、以群治獨
十、莫給孩子“吃編飯”
十一、教子應有平常心
十二、為確保小學生10小時睡眠而奮斗
十三、給孩子一個勞動崗位
十四、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第十章 改變學校教育的14個觀念
一、世上沒有壞孩子
二、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
三、學生干部實行輪換制
四、教師的魅力在于吸引學生熱愛學習
五、把分數看作學生的隱私
六、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
十、為了一切學生 為了學生的一切
八、有時候寬容比懲罰更有力量
九、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通行證
十、人才:從資格概念到能力概念
十一、不會合作的人不是現(xiàn)代人
十二、自主而全面的發(fā)展才能造就真正的人
十三、帶領孩子親近大自然
十四、勇于探索是現(xiàn)代教師的天職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fā)展現(xiàn)狀及教育課題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