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八七二年喬治·司密斯從尼尼微的宮殿遺址發(fā)掘中發(fā)現了洪水泥板以后,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之久,史詩《吉爾伽美什》的面貌已經大體弄清。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和楔形文字譯讀的成功,史詩的各種文字的譯本也相繼出現。截至目前止,除英、法、德、俄、日、意外,尚有捷克、匈牙利、希伯來和阿拉伯等文字的譯本。歐美的亞述學者和專家們發(fā)表了不少的研究文章或專著,史詩開始引起了歷史和文學界的注意。但是,史詩的研究工作多半集中在歷史的分析、版本的考證和譯讀方面,很少從文學和文學史的角度對這部英雄史詩加以研究。這不僅和印度史詩、荷馬史詩的研究情況相距甚遠,就是和《尼泊龍根之歌》、《英雄國》、《熙德》等研究狀況也不能相比。這恐怕和史詩本身的條件,如殘缺較多,譯讀困難,輔助資料缺乏,或發(fā)現較晚等不無關系?!都獱栙っ朗病芳热皇悄壳笆澜缥膶W中可以看到的最古老的英雄史詩,影響又極為廣泛,就有必要從文學的角度,對它的內容、形式和意義等加以探討,以明確其在世界文學史中的位置。本文擬從這些方面,就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不夠成熟的看法,權當引玉之磚,并向同志們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