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本書是關于墨西哥布蘭卡地區(qū)產于第三紀酸性火山巖建造中鈾礦床的研究成果。除中國、蘇聯以外,墨西哥是火山巖型鈾礦床另一個重要產出地。作者通過野外地質觀察和大批樣品的室內分析,對該區(qū)兩個主要含礦火山巖建造的巖石學和地球化學、鈾礦化特征、蝕變作用以及熱液流體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作者采用了電子順磁共振法對石英進行的研究,為區(qū)分多期次的鈾礦化作用提供了新的信息。在最后一章里,作者根據該區(qū)具原生鈾礦物的諾帕爾Ⅰ號礦床的研究資料,提出了該區(qū)鈾礦化形成的六個主要階段以及相應的成礦模式,并指出了該區(qū)今后的找礦方向。本書是一篇博士論文,觀點明確,圖文并茂,采用了多種室內研究方法,列舉了大量的實際資料,對于我國從事鈾礦地質生產、科研和教學的人員,不失為一份較好的參考資料。譯自CREGU報告,1983,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