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為多卷本《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的第六冊?!吨袊糯鷷媹D目》匯編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在全國巡回鑒定中選出的佳作,所收作品概以原作照相制版。二本冊收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一九八六年在江蘇地區(qū)二十一個單位鑒定的部分藏口叩,共計九八八件。三本冊所收作品以收藏單位為單元,以鑒定的時間先后為序,標作蘇工、蘇2、蘇3等編號。四每一單元內的作品按中國的歷史朝代編排,各朝代中以作者的生存年代為序。對于生存年跨兩個朝代的作者,其全部作口叩按歷史上的傳統(tǒng)歸屬傈注朝代。同一作者的作品,按自署的創(chuàng)作年代先后排列,未署年代的排于署年代者之后。無名款或作者生卒尚未考得的作品,按時代風格排在各該朝代的后部。由于版面編排的技術原因,在圖版中容有次序參差之處。五對于流傳有緒,歷代著錄認定為真跡的著名書畫,基本上沿用原題原名。六每件作口叩的圖版下,標注該品的編號,可在本頁下端依編號查閱作品時代、名稱及作者。七長卷及冊頁等多幅不易辨認前后關系的作品,均在圖版下標注(1)、(2)、(3)等符號,以見其順序。個別橫卷過長,冊頁頁數(shù)過多則選刊卷中首尾部分或冊頁中幾頁。八《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僅選拔《中國古代書畫目錄》中的佳作,故《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作品的編號并不連續(xù)。為方便讀者,將相應之《中國古代書畫目錄》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之末。已收入《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的作口叩,均在《中國古代書畫目錄》備注欄中加[▲]標志。凡選人本冊的作品,均可在所附《中國古代書畫目錄》中查閱該作口叩的形式、質地、墨色、尺寸。九所附《中國古代書畫目錄》的創(chuàng)作年代欄中,為作者自署的年款,夾注公元紀年、王朝紀年或干支。十凡本冊所收多人合作的作品只以其中一人之名為題,在所附《中國古代書畫目錄》中同一作品的備注欄內,標有①②③等符號,依符號在本頁下端查閱其它合作者的姓名。十一本冊收錄的作品,基本上是鑒定組意見一致的。對少數(shù)意見不一致的作品,在所附《中國古代書畫目錄》的備注欄內用①、②、③等符號標志,依符號在本頁下端查閱各家的意見,供讀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