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靜農(1902—1990),安徽霍丘人,筆名青曲、孔嘉、釋耒等。1922年,臺靜農在家鄉(xiāng)霍丘及漢口、南京、上海輾轉上完小學、中學后,到北京大學中文系旁聽。1924年,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當時研究所中師長有蔡元培、陳垣、馬衡、沈兼士、劉半農諸先生,同學有董作賓、陸侃如、馮沅君、莊尚嚴、常惠等。1925年,臺靜農初識魯迅,此后兩人關系密切,友誼深厚。在魯迅的精神影響下,臺靜農與其霍丘老鄉(xiāng)李霽野、韋素園、韋叢蕪及曹靖華等六人在北京成立了一個文學社團——未名社。未名社存在時間約有七年半之久,曾出版“未名叢刊”18種,“未名新集”6種,以及不列叢書名2種,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文學社團之一?!拔疵纭睍r期,臺靜農主要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主要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等,是“五四”時期重要的鄉(xiāng)土文學作家。三十年代后,臺靜農開始了他的大學教授的生涯,曾先后在北京中法大學、輔仁大學、北平大學、廈門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濟南齊魯大學、四川白沙女子文理學院等大學任教。在青島山東大學(1936—1937)期間,臺靜農任中文系講師,講授中國文學史及歷代文選,與寫《駱駝祥子》的舒慶春(老舍)是同事。1946年,臺靜農赴臺,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隨后接任臺大中文系系主任。在任二十年間,奠定了臺大中文系學術傳統(tǒng),貢獻卓著。先生晚年出版有書藝論文集《靜農書藝集》(1985年)、散文集《龍坡雜文》(1988)、學術論文集《靜農論文集》(1989)等。臺靜農先生是1949年后最受大陸文學界尊敬的去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