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性忘記了與愛聯(lián)系在一起,當性忘記了它自身時,詩歌、心靈和音樂還能夠表達什么呢?除去愛的性與否認性的愛一樣,都不能使一個人正常生活,甚至,它會使一個人在他人面前“象征性”地死亡。成年人的性被遺忘了,得益的是青少年的性。性關系中的性也被遺忘了,動作和技巧與它們的目的分離,性迷失在那些忽略目的的技巧當中。這種態(tài)度反映出什么了呢?這是一部以“性”為切入點,探討人與性、與社會之關系的社會心理學著作。作者指出,雖然表面上現(xiàn)代人十分在意自己的身體,但在實際行動中卻處處“否定”自己的身體。現(xiàn)代人將性與感情分離,濫用避孕和流產方法,這些行為導致了各種嚴重的心理問題。作為臨床醫(yī)生和心理學家,作者在討論各種社會問題的時候,不僅有理,而且有據,常常能結合臨床病歷深入淺出地剖析人的心理,給出解決方案。同時,作者還對“艾滋病時代的愛情”進行了深刻分析,揭示了在西方社會里新近出現(xiàn)的社會心理變化。本書在法國出版后曾引起不小的社會反響。作者簡介:托尼·阿納特勒拉是當代法國頗有名氣的社會心理學家,其他作品有《永不結束的青少年期》、《性關系的狀況,年輕人和艾滋病》等。目錄:前言從反抗的性到被遺忘的性第1章被消滅的身體第2章被占有的性第3章性關系的發(fā)展與現(xiàn)在的問題第4章論性與愛情第5章艾滋病時代的愛情結論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