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提要作者根據地質背景、火山地質學、巖石學、礦物學、地球化學等的全面系統(tǒng)的深入研究資料,將大洪山地區(qū)的“偏堿性基性-超基性巖”統(tǒng)劃為鉀鎂煌斑巖,確定大洪山鉀鎂煌斑巖是早古生代海底兩階段爆炸火山噴發(fā)作用形成的一套火山巖,并對它進行了合理的巖石分類和命名;探討了源區(qū)成分特征、地幔交代作用過程及巖漿成因和形成深度,建立了構造-巖漿模式;在國內外大量資料對比的基礎上,提出了判別鉀鎂煌斑巖含礦(金剛石)性的5項評價標志,指出大洪山鉀鎂煌斑巖含金剛石的可能性不大。本書基礎資料翔實,內容豐富、新穎,觀點鮮明,立論有據,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用價值,可供從事地質勘查和地質學、巖石學、礦物學、地球化學領域的生產、科研、教學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