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斷:序明矣故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致明明德窮至事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馀。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馀。則務烸物之理馬。百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亦曰。多開擇其善者而從也故必蓋學問渺茫。普天下以各樣百藝文澲雖話殊異其體一而矣。遍觀而詳核也?!鹎乙蛞孕⒌茱L谷。以孝弟為先。以文藝人之才不同。國之知分別。合諸人之知譏致知在格物。此之謂。為后則確然於禮義之可守惕然於廉恥之當存于白弟呼人也詩云吾聞出於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於幽谷。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汛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與以學文化曰者即是君子擇術猶鳥擇巢止進術終不退尋之執(zhí)之終生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執(zhí)之。夫自上帝降生民。則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奈何風俗頺夫誠恐因達人以漢話。閘發(fā)文執(zhí)。人多懷疑以為奇巧。卻可恨。敗異端感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故設庠序校該人不思宗族國民之猶水之有分派木之有分枝雖達近異。凡以為與賢育才化民成俗計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勢疎密異形要其水源則一故人之待其宗族列國民湏以友車兩澤為每為段從專溓考慮則記國。之靈也田。野不辟貨。財不聚非。國之害也。上無禮下無學賤恤也必如身之有四肢百體務使血脈相通而疴癢相關萬姓。民興喪無。日矣由是觀之鼎興正道黜斥異端閘發(fā)勢文是君雖性劉柔緩急音聲不同卻萬民出祖宗一人之身因此原故子之。專務矣。子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是圣人之言不可棄之言者也。結其夫。子曰。當仁不。讓於師亦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xié)於外中之綢繆。倘子視外國與中國人當兄弟也。請善讀者仰體??艘欢≡?。一人。行必有我?guī)燅R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雖之。夷馬不輕忽。遠人之文。矣狄不可棄。也亦曰惟。上知與下愚。不移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夫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賦好直。不好學其墜九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以照雍睦也且孝友睦姍住恤隆據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君子如熙,歸遺風。萬國咸寧。則合四海為一家。阱萬姓為一體。中外無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以君子將其。知識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異視。弟情愿推雍睦之意結異疎。故纂此文。讀者不可忽之。則乎其極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樂不勝為。序道光癸巳年八月三.本書前言前言《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影印出版的價值,讀者自可從我為本書所寫的尊言中得到瞭解。如果說東西文化的交流正在日益顯示其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積極意義,那末本書的出版可能也是這種歷史運動本身的一個片段,盡管它無疑是十分微小的。然而,即使茲事體小,如果沒有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它也不會獲得成功。在這里,我首先要特別感謝哈佛大學東亞系的杜維明教授,由于他的蘆介,我才與該校哈佛燕京學社圖書館館長吳文津博士取得了聯(lián)絡;其次就要十分感謝吳文津館長,承蒙他誠摯地提供該館所藏《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的全套縮微膠捲,同時以最優(yōu)惠的條件慨允影印出版。在整理工作中,我還得到美國國會圖書館、英國圖書館和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圖書館的有關人士的幫助,謹在此一併表示謝意。尤其是英國圖書館的勞曼先生,在初次通信聯(lián)擊中他即不僅回答了該館的收藏目錄,而且介紹了他在荷蘭的同行吳榮子女士。一九九五年六月,我與勞曼先生有緣在北京舉行的“十八世紀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晤敘,他回國后又向我提供了四幅圖版的復印件。原來我在哈佛大學讀到此刊時僅擬寫一篇專文,一九九四年返國后正執(zhí)筆時,適逢中華書局李解民先生來訪,他瞭解情況后建議應整理此刊影印出版。此事先在杭州大學得到沈善洪校長的贊同,接著又在中華書局得到傳璇琮先生的大力支持,后又經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立項資助。故而可說,此影印本得以問世,乃是由于在學術界與出版界存在不少有識之士。我借此機會對他們那種一切以學術為旨歸的品格表示敬意。現(xiàn)影印本除了原文,還包括整理者做的總目、遵言和索引。總目的編製,以正文標題為本,稍加劃一;並參照原刊簡目及正文內容,予以補正,用方括號標示。凡圓括號內文字,系編者所加說明。甲午年二月與乙未年正月,原目均列有“地球圖”,但整理者尚未得見,不明原刊是否確實刊印此圖,盼有知之者示教。做索引的工作得到李苦竹女士的幫助,在此謹表謝忱。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全部整理工作,若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匡正。黃時監(jiān)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