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老子和莊子開創(chuàng)的一個思想體系。該派學說,以老子的自然天道觀為主體,強調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政治上提倡的“不尚賢,使民不爭”,“無凈無為,獨善其身”。該學派的經典著作為了老子的《道德經》即《老子》,和莊子的《南華經》即《莊子》?!肚f子》是一部對中國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古籍,全書共5000多字,有韻文寫成,被后人稱為哲理詩。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老子的生卒年代不可詳考,他曾擔任過周期藏書室史官,是當時名聲很大的學者。老子對當時的政治狀況極為不滿,他辭去官職,出函谷關西去,寫了《老子》這本書,老子思想最大的特點就是把“道”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著名的道家學派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的?!肚f子》是先秦時代的作品。《莊子》是先秦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莊周及其后學的作品集?!肚f子》全書現存三十三篇,分內篇工、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它上承《老子》,下啟《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莊子其人其書對后世的影響既深遠又復雜,因此,要了解中國哲學不能不讀《莊子》,要了解中國文學也不能不讀《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