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水滴之于硯以便磨墨之用的器具叫硯滴,又稱做“水滴”。它是古代文人讀書習字所不可缺少的文房用具之一。硯滴最早產生于什么時代,尚無實物可考。從理論上講,當有研墨器具時(原初的硯類)就應有注水的器具存在,那應該算是硯滴的雛形。目前考古發(fā)現的實物有東漢青釉蛙形硯滴和東漢陶質三足蟾形硯滴。硯滴產生時是以實用功能為主,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而逐漸具有觀賞與審美價值。這其間經歷了較長的歷史時期,歷代都有生產,一直沒有間斷過。本書共收錄各類硯滴200余件,主要以瓷質硯滴為主,兼有少量紫砂及銅質、錫質、石質的。這些硯滴是綜合分析了上千種實物后精選出來的,基本上能反映各歷史時期的特征和風格。在編排中以工藝特色、題材為順序,并注明朝代、產地。對于器物的規(guī)格尺寸、以高度為準,標示為厘米單位。對于現代生產的硯滴也選出若干有代表性的作為附錄列于書后,供讀者對比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