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外國法律文庫序
凡例
導論
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
第一章 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jié) 社會學
第二節(jié) 社會行為
第三節(jié) 社會關系
第四節(jié) 行為領域
第五節(jié) 社會行為和社會關系
第六節(jié) 秩序的合法性
第七節(jié) 行動者
第八節(jié) 斗爭
第二章 經濟制度與規(guī)范秩序
第一節(jié) 法律秩序與經濟秩序
第二節(jié) 法律、習慣與慣例
第三節(jié) 在經濟生活中法律強制力的意義和限制住
第三章 實體法的領域
第一節(jié) 公法與私法
第二節(jié) 賦予權利的法律和授權
第三節(jié) “政府”和“行政”
第四節(jié) 刑法和私法
第五節(jié) 侵權行為與犯罪
第六節(jié) 主權
第七節(jié) 權力的限制與分權
第八節(jié) 實體法與程序
第四章 法律思想的范疇
第五章 法律規(guī)范的出現(xiàn)和創(chuàng)設
第一節(jié) 新的法律規(guī)范的出現(xiàn)
第二節(jié) 當事人在法律規(guī)范的產生和發(fā)展中的作用
第三節(jié) 法官制定法的出現(xiàn)
第四節(jié) 新的法律之發(fā)展
第五節(jié) 對立法的研究
第六節(jié) 法律預言家的作用
第七節(jié) 法律專家的作用
第六章 權利創(chuàng)設的形式
第一節(jié) “法律命題”的邏輯范疇——自由與權力——契約自由
第二節(jié) 契約自由的發(fā)展——“身份契約”與“目的契約”——目的契約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jié) 可訴契約的制度性工具:代理、轉讓、談判手段
第四節(jié) 契約自由的限制
第五節(jié) 超越當事人的契約效力范圍——“特別法”
第六節(jié) 社團契約一一法人
第七節(jié) 自由與拘束力
第六章的補充:市場
第七章 法律榮譽與法律思想的類型
第八章 法律的形式與實體的理性化(宗教法)
第九章 作為對法律形式特點的影響之統(tǒng)治權與世襲君權:法典化
第一節(jié) 治權
第二節(jié) 法典化的內動力
第三節(jié) 羅馬法的承受與現(xiàn)代法律邏輯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世襲君主的法典化種類
第十章 革命性法律的形式特點——自然法
第一節(jié) 法國民法典的獨特性
第二節(jié) 作為實證法的規(guī)范標準的自然法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自然法的起源
第四節(jié) 形式自然法向實體自然法的轉變
第五節(jié) 在自然法意識形態(tài)中的階級關系
第六節(jié) 自然法的實踐意義和蛻變
第七節(jié) 法律實證主義和法律職業(yè)
第十一章 現(xiàn)代法律的形式特點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法的專門化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法律發(fā)展的反形式主義趨勢
第三節(jié) 當代的英美法
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法律職業(yè)中的外行人司法和合作的趨勢
第十二章 統(tǒng)治
第一節(jié) 權力與統(tǒng)治轉化的形式
第二節(jié) 統(tǒng)治與行政——統(tǒng)治行政的性質與限制
第三節(jié) 通過組織的統(tǒng)治——合法權威的基礎
第十三章 政治共同體
第一節(jié) 政治共同體的性質與“合法性”
第二節(jié) 政治共同體形成的階段
第十四章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司法行政
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