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于20世紀文學理論發(fā)展和現(xiàn)狀的權威性著作。本書是由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理論委員會醞釀討論、多國專家學者集體撰寫的一部總結性文學理論專著,旨在展示國際范圍內文學理論領域爭鳴和研究的現(xiàn)狀,介紹各種不同的觀點,闡明多元化的方法和理論,指出它們的認識論前提,在關注各種理論建議之現(xiàn)狀的同時展望它們的前景,從總體和多重角度考察文學場以及文學客體。全書分為四個部分:1.文學史實的形態(tài)與鑒定;2.文學體系;3.文本與文學交際;4.批評的渠道與方法。每個部分又都采用了綜論的方式。第一部分回顧了若干大的文學形態(tài)及其鑒定過程,展示了從淵源方面或者從整體方面考察文學客體的努力。第二部分從文類、史學與文學、社會與文學、跨語言整體、跨文化研究與文學等跨學科的多重視角、多重關系中、從文學客體和文學場的內部及外部考察和界定文學。第三部分關注文本以及文學交際的理論化方式,如修辭學、語用學、言語分析、敘述學、主體理論和接受理論等。第四部分從“如何闡釋文學”和“文學客體有哪些部分需要闡釋”兩個方面挖掘“闡釋”概念,考察闡釋的可能性、可靠性或特性,并從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當代背景角度,從文學理論和方法論的有效性前景方面,探討了各種認識論問題。本書適應研究界和高等學?,F(xiàn)當代文論教學研究的需要,也適應作家和讀者中關心文學研究和文學作品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