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專門為企業(yè)經營管理者量身打選,編者編寫本書時,充分考慮到企業(yè)在實際營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問題,并考慮到大多數經營管理者并非法律專業(yè)人士,因此,在本書體例安排和編寫上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在體系上,不追求體系的完整,但求切合實際和實用。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知識產權與反不正當競爭篇。這部分主要涉及到企業(yè)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經常性遇到的和比較突出的一些商標、域名、企業(yè)名稱、商業(yè)秘密保護等方面的問題;第二,投資權益篇。這部分主要涉及的是企業(yè)在出資、股權轉讓、合作經營、利益分配等各方面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第三,債務糾紛與債的保全與追償篇。這部分涉及到企業(y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企業(yè)管理不善而產生的債權債務糾紛、在企業(yè)破產清算時債的保全與追償和各種新型合同糾紛等法律問題。第四,企業(yè)與政府、消費者和勞動者之間權益糾紛篇。企業(yè)幾乎每天都同消費者、勞動者和政府打交道,如何處理好同它們的關系是一門復雜的管理藝術,也涉及到諸多復雜的法律問題,從這部分內容,企業(yè)可以學到許多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和處理這些問題的法律藝術。(二)突出了新的問題和新的法律知識。本書挑選的案例都是各個法院最近審理中的典型案例。它們反映了企業(yè)的一些新的法律問題,同時為了讓讀者全面了解有關法律知識,編者通過專欄和相關鏈接對有關法律知識進行擴展和分析,并介紹了其最新發(fā)展情況,結合條例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全面的法律知識體系。(三)突出了可讀性。本書編寫的案例不是簡單的對法律關系的描述,而是在描述中提煉出每個案件一審和二審審理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各方爭執(zhí)和涉及到的法律焦點,并著重闡述了法院對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時的推理過程,以便讀者能夠從法院對爭執(zhí)法律的判解中,領會到各個法律要點的真正合義,準確理解和掌握有關的法律制度和知識。(四)著重于突出判例中法律演繹的內在機理,而非判例外在表象。由于法律體系龐大而繁雜,因此,作為企業(yè)經營管理者,甚至是法律專業(yè)人士,都不可能通過有限的判例把握全部的法律知識體系,關鍵還在于企業(yè)經營者具有法律意識,時刻意識到其決策和行為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和風險。因此,本書編寫時,每個案例后面都有編者的評析,將判例中涉及到的法律亮點和應當吸取的經驗教訓抽象出來,以便讀者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思考,學會和掌握如何運用法律,防范法律風險。本書主要是為工商界的經營管理者和MBA學生編寫,但是對于所有對法律感興趣或學習法律的人,本書亦會對其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