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意大利著名歷史學家克羅齊的重要著作。全書共分二編和三個附錄。第一編講述史學理論,著重闡明歷史與編年史、自然史與歷史的不同,有二章專門論述“假歷史”、“歷史哲學”,還講了“歷史的人性”,“歷史的選材與分期”以及“專門史的差別與劃分”。第二編敘述史學史,分別論述了希臘羅馬史學、中世紀的史學、文藝復興時期的史學、啟蒙運動的史學、浪漫主義的史學、實證主義的史學等。[前言]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出版說明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賴著譯界鼎力襄助,三十年來印行不下三百余種。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輯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種?,F繼續(xù)編印第十輯。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xù)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紙型,譯文末能重新校訂,體例也不完全統一,凡是原來譯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舊,個別序跋予以訂正或刪除。讀書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確的分析態(tài)度去研讀這些著作,汲取其對我有用的精華,剔除其不合時宜的糟粕,這一點也無需我們多說。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出好。意大利文第一版序構成這部論著的文章幾乎全部都于1912年到1913年間在意大利各學會的會刊和意大利各論評中刊登過。由于它們是一個全盤計劃的一部分,所以收集成書并不困難。這一卷用德文印行過,書名叫作《歷史學的理論和歷史》,圖賓根默爾出版社1915年出版。在用意大利文刊印成書的時候,我間或稍有修改,并增加了三篇短文,附在第一編后面,作為附錄。把這一卷書看作我的《精神哲學》的第四部分需要稍加說明;因為事實上它并不是我的哲學的一個新的自成體系的部分,而應看作我的史學理論的加深與擴大,那是我在第二部分即《邏輯學》的某幾章中所已大體談過的。但我對精神的方式、對這些方式的差別和統一、對它們的真正具體生活亦即發(fā)展與歷史、及對歷史思想亦即這種生活的自我意識的全部研究都是指向歷史理解問題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次我在談完了大的范圍后重新討論史學問題并使它超出第一次所談的范圍,乃是對于整部著作所能作出的最自然的結論?!敖Y論”的性質說明了這最后一卷的行文較之以前各卷較為緊湊和較少說教的原因,也說明了這樣做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