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價值意識源于何處?是生物物理世界,還是文化世界?《文化價值論》建本立說,把整個哲學認識論、價值論轉向并擴大到社會文化領域,提出了一種文化建構價值意識的理論學說。作者登高望遠,縱橫捭闔,不僅把文化看成是一個有價值、有意義的世界,把人心看成是一個靈明的世界,把文化與人心兩個開放體系的交互作用,看成是心與文化意義的天然契合,是人憑著先天知性能力和道德本性,集義明心、以是相蘊的過程。而且,以本體論、價值論與知識論相統(tǒng)一的方法論,深刻地研究了價值意識在文化創(chuàng)造、積累、沖突、變遷中的建構規(guī)律,以及同類價值意識的整合、定向、類型化;特別是從各種不斷流動變化著的獨特情景、情勢中,分析研究了自我價值意識由認同、順應到覺醒,實現(xiàn)和自我超越的文化歷史過程。以及不同文化價值體系的價值理想、社會選擇、歷史趨向與同軸對稱原理等重大文化哲學理論問題。本部論著所謂價值意識建構,雖然都是在后天經驗上說的,但它并不否定人的靈明之心和道德本性的本體大用。人心只有會通大道義理,才是道體之心,而其流行發(fā)用,發(fā)育創(chuàng)造,才是本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