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是清朝中葉著名文學家袁枚撰寫的一部筆記小品,共二十四卷。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晚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于嘉慶二年(1797年),享年82歲。他出身寒門,從小苦讀經史,涉獵群書,以博學多才聞名鄉(xiāng)里。23歲考中舉人,次年中進士,入翰林。后歷任江蘇溧水、江浦、沐陽、江寧等縣知縣,為官清廉,執(zhí)法不畏權貴,有政聲。33歲時即辭官不復出仕,居于南京小倉山下的隨園,搜集書籍,吟詩作文,優(yōu)游其中近五十年。袁枚的詩作在清朝中葉詩壇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主張寫詩直抒胸襟性情,表現(xiàn)自我感受,所作之詩大多風格清新靈巧,瀟灑秀逸,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與趙翼、蔣士銓合稱“江右三大家”。他的文章也很有才氣,明麗自然,典雅超脫,尤工于駢文和尺牘,頗受時人推崇。其詩文集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等?!蹲硬徽Z》一書專記鬼神怪異之事,其得名源于《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是袁枚在從事詩文創(chuàng)作和史學考辨之余,“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子不語·序》)。書成后袁枚見元人說部有一小說名與此完全雷同者,乃改名為《新齊諧》?!缎慢R諧》之名出自《莊子·逍遙游》“《齊諧》者,志怪者也”。但因“子不語”一名業(yè)已流傳社會,且影響廣泛,故后人仍以此為其書名。清代文言筆記小說中最負盛名者首推蒲翁的《聊齋志異》,其次是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再其次就要算袁枚的《子不語》了。三者鼎足,文章筆法各有千秋。大致《聊齋志異》寄托“孤憤”,愛憎分明,《閱微草堂筆記》勸善懲惡,強調因果,《子不語》則搜奇獵異,遣興娛心。但由于所記的鬼神怪異之事或采自民間傳說,或源于親朋好友述聞,或直錄公文邸抄,或出自袁枚本人的親身經歷,因而較為廣泛地折射出現(xiàn)實生活的各個層面,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抨擊了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與世風的澆薄,具有較高的思想價值。袁枚撰寫《子不語》的年代,正是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從“盛世”向“衰世”轉變的乾隆年間。當時貪官污吏充斥官場,徇私枉法,賄賂公行,風氣大壞。素有清廉正直之名的袁枚對比深惡痛絕,在書中或用直接寫實手法予以刻繪鞭撻,或借助鬼神之事予以披露譴責。如《七盜索命》、《土地奶奶索詐》、《雷部三爺》、《閻王升殿先吞鐵丸》、《一字千金一咳萬金》、《饒州府幕友》、《懸頭竿子》等篇章,或實寫或影射人世間大小貪官以權謀私、貪得無厭、殘暴虐民、曲斷案情的丑惡面目。特別是《土地受餓》通過冥中低級官吏的控訴,聲討了陽世間貪官污吏通過欺下媚上而不斷升官發(fā)財和清官為官場所不容甚至挨凍受餓的真實現(xiàn)象。在《子不語》中,袁枚還以辛辣的筆調對人情勢利、道德淪喪等社會惡習進行了無情的諷刺和嘲笑。如《地藏王接客》著意刻繪人情冷暖;《鬼借官街嫁女》描寫鬼嫁女兒時求借陽間同姓之官銜封紙以裝飾門面的可笑舉動,并在篇末以感慨的言語一針見血地直刺世風的愛慕虛榮和趨炎附勢:“鬼亦如人間愛體面而榮勢利,異哉!”再如《風水客》言迷信荒唐,《科場二則》寫考官昏庸,《狐道學》斥理學虛偽,《鬼寶塔》譏世態(tài)炎涼,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奇形怪狀。還有《奇騙》、《騙人參》、《偷靴》、《偷墻》等篇章,揭露了形形色色的騙子、騙局與騙術,道盡了當時陰暗險惡、爾虞我詐的世情人心。袁枚是清代中葉思想比較自由開放的詩文大家。他提倡人道天性,反對程朱理學禁錮和扼殺人性的說教,對敢于沖破封建禮教束縛大膽向異性表露愛情的女子抱著贊賞的態(tài)度,同時對青樓賣笑的妓女充滿了同情和憐憫。如《赑貝精》描寫了一女妖與華生一見鐘情,深夜幽會,雖屢經磨難但兩情難絕的動人故事;《紫姑神》敘述了一神女下凡私奔,與尤琛共結伉儷并再生姻緣重續(xù)的愛情喜劇。《平陽令》寫平陽縣令朱鑠以種種慘無人道的手段摧殘凌辱妓女,最后遭鬼神報復,誤殺妻妾子女,自己也被活活氣死。以如此結局斥責和警告那些道貌岸然卻心地骯臟的“正人君子”,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青樓女子出了一口惡氣《子不語》雖然是一部專寫鬼怪神道的著作,但其中也有一些譏刺佛道虛妄誤人的篇章,講述了很多人們戲鬼、打鬼和捉鬼的故事。這些并非表明袁枚就具有破除迷信的進步思想,其本意無非是要求人們不要盲目地信佛崇道和一味地尊神事鬼。如《李通判》、《煉丹道士》、《道士作祟自斃》等篇,講的都是道士法師裝神弄鬼,騙人妻女錢財的故事?!囤w大將軍刺皮臉怪》、《鬼畏人拼命》、《鬼有三技過此乃窮》、《陳清恪公吹氣退鬼》、《油瓶烹鬼》、《丁大哥》等篇,記述了人們憑正氣、勇氣和機智戰(zhàn)勝惡鬼兇妖的故事。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這就是《子不語》中時時顯現(xiàn)的筆法滌意?!蹲硬徽Z》也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袁枚身為一代詩文巨擘,文學造詣很高,又深得六朝志怪和唐人傳奇筆法,寫起筆記小說來自然是得心應手,文筆流暢,風格多變,氣象萬千?!蹲硬徽Z》有些篇章寫得文辭簡約,質樸無華,有些寫得撲朔迷離,一波三折;有些寫得正氣凜然,鼓舞人心;有些寫得古怪幽默,妙趣橫生;有些寫得電閃雷鳴,石破天驚;有些寫得委婉幽峭,纏綿凄惻……這些都使得全書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讀起來令人過目難忘,久久縈懷。呈現(xiàn)給讀者的這個選注本,即力求選編其中的一些故事情節(jié)曲折,思想性和藝術性較強的篇目,具有較高的趣味性和可讀性。這里還應當指出的是,《子不語》是袁枚的遣興娛心之作,自題為“隨園戲編”,自然難免精華與糟粕并陳,神奇與腐朽紛呈。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子不語》的評價可謂是一語中的,極為精辟:“其文屏去雕飾,反近自然。然過于率意,亦多蕪穢?!薄蹲硬徽Z》傳世的版本很多,最早的是乾隆五十三年隨園刻本,其后有嘉慶二十年美德堂刻本、光緒十八年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刻本、1914年上海錦江書局石印本、1983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筆記小說大觀石印本等。這次選注即以隨園刻本為底本,參校以筆記小說大觀本,并做了標點、分段、改錯的工作。漏誤之處,尚祈方家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