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語言學導論
1. 1 為什么學習語言
1. 2 什么是語言
1. 3 語言的本質特征
1. 3. 1 任意性
1. 3. 2 二重性
1. 3. 3 創(chuàng)造性
1. 3. 4 移位性
1. 4 語言的起源
1. 5 語言的功能
1. 5. 1 信息功能
1. 5. 2 人際功能
1. 5. 3 施為功能
1. 5. 4 感情功能
1. 5. 5 交感性談話
1. 5. 6 娛樂性功能
1. 5. 7 元語言功能
1. 6 什么是語言學
1, 7 語言學的主要分支
1. 7. 1 語音學
1. 7. 2 音系學
1. 7. 3 形態(tài)學
1. 7. 4 句法學
1. 7. 5 語義學
1. 7. 6 語用學
1. 8 宏觀語言學
1. 8. 1 心理語言學
1. 8. 2 社會語言學
1. 8. 3 人類語言學
1. 8. 4 計算語言學
1. 9 語言學中的一些重要區(qū)別
1. 9. 1 “描寫式”和“規(guī)定式”
1. 9. 2 “共時”和“歷時”
1. 9. 3 “語言”和“言語”
1. 9. 4
語言能力和語言應用
1. 9. 5 “非位的”與“位學的”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二章 語音
2. 1 言語產生和言語感知
2. 2 言語器官
2. 3 音段. 分化和標音法
2. 3. 1 音段和分化
2. 3. 2 標音法
2. 4 輔音
2. 4. 1 輔音和元音
2. 4. 2 輔音
2. 4. 3 發(fā)音方法
2. 4. 4 發(fā)音部位
2. 4. 5 英語中的輔音
2. 5 元音
2. 5. 1 元音描寫的原則
2. 5. 2 基本元音理論
2. 5. 3 元音音渡
2. 5. 4 標準發(fā)音中的元音
2. 6 協(xié)同發(fā)音和語音描寫
2. 6. 1 協(xié)同發(fā)音
2. 6. 2 寬式標音和嚴式標音
2. 7 音位分析
2, 8 音位和音位變體
2. 8. 1 最小對立體
2. 8. 2 音位理論
2. 8. 3 音位變體
2. 9 音位過程
2. 9. 1 同化
2. 9. 2 音系過程和音系規(guī)則
2. 9. 3 規(guī)則順序
2. 10 區(qū)別性特征
2. 11 音節(jié)
2. 11. 1 音節(jié)結構
2. 11. 2 響音階
2. 11. 3 音節(jié)劃分和最大節(jié)首原則
2. 12 重音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三章 詞匯
3. 1 什么是詞
3. 1. 1 “詞”的三種含義
3. 1. 2 詞的識別
3. 1. 3 詞的分類
3. 2 詞的形成
3. 2. 1 語素和形態(tài)學
3. 2. 2 語素的類型
3, 2. 3 屈折變化和詞的形成
3. 2. 4 音系學和形態(tài)學的對立
3. 3 詞匯變化
3. 3. 1 特有的詞匯變化
3. 3. 2 音位變化
3. 3. 3 形態(tài)—句法變化
3. 3. 4 語義變化
3. 3. 5 拼寫的變化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四章 句法
4. 1 傳統(tǒng)學派
4. 1. 1 數(shù). 性. 格
4. 1. 2 時和體
4. 1. 3 一致關系和支配關系
4. 2 結構主義學派
4. 2. 1 組合關系與聚合關系
4. 2. 2 直接成分分析法
4. 2. 3 向心結構和離心結構
4. 3 生成學派
4. 3. 1 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
4. 3. 2 標準理論及其后的發(fā)展
4. 3. 3 管轄. 約束等
4. 4 功能學派
4. 4. 1 功能句子觀
4. 4. 2 系統(tǒng)功能語法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五章 意義
5. 1 “意義”的意義
5. 2 指稱論
5. 3 涵義關系
5. 3. 1 同義關系
5. 3. 2 反義關系
5. 3. 3 上下義關系
5. 4 成分分析
5. 5 句子意義
5. 5. 1 一個整體理論
5. 5. 2 邏輯語義學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六章 語言的心理過程
6. 1 緒言
6. 1. 1 論據(jù)
6. 1. 2 近期主題
6. 2 語言理解
6. 2. 1 詞語識別
6. 2. 2 詞匯歧義
6. 2. 3 句法過程
6. 2. 4 語義學和句子記憶
6. 2. 5 閱讀的基礎過程
6. 3 話語/語篇解釋
6. 3. 1 圖式 schemata 和推論 inference drawing
6. 3. 2 故事結構
6. 4 語言產生
6. 4. 1 言語產生
6. 4. 2 書面語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七章 語言. 文化和社會
7. 1 語言和文化
7. 1. 1 語言如何和文化相聯(lián)系
7. 1. 2 薩丕爾—沃爾夫假說
7. 1. 3 個案研究
7. 1. 4 文化在語言研究中占什么地位
7. 1. 5 語言教學中的文化
7. 2 語言和社會
7. 2. 1 語言和社會如何聯(lián)系
7. 2. 2 情景和社會變異視角
7. 2. 3 對于社會語言學我們還應該知道些什么
7. 2. 4 從社會語言學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7. 3 總結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八章 語言的使用
8. 1 言語行為理論
8. 1. 1 施為句 performatives 和表述句 constatives
8. 1. 2 行事行為 illocutionary act 理論
8. 2 會話含義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理論
8. 2. 1 合作原則
8. 2. 2 準則的違背
8. 2. 3 含義的特征
8. 3 后格萊斯時期的發(fā)展
8. 3. 1 關聯(lián)理論 relevance theory
8. 3. 2 數(shù)量原則 Q-Principle 和關系原則 R-Principle
8. 3. 3 數(shù)量原則 Q-principle . 信息原則 I-principle 和
方式原則 M-principle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九章 語言與文學
9. 1 理論背景
9. 2 文學語言的一般特征
9. 2. 1 前景化和語法形式
9. 2. 2 原語言和比喻語言
9. 2. 3 文學語言的分析
9. 3 詩歌語言
9. 3. 1 語音模式
9. 3. 2 不同形式的語音模式
9. 3. 3 重音和韻律模式
9. 3. 4 常見的韻律. 語音形式
9. 3. 5 語音和韻律的詩歌功能
9. 3. 6 如何分析詩歌
9. 4 小說中的語言
9. 4. 1 虛構中的普通的故事和觀點
9. 4. 2 言語和思維的表達
9. 4. 3 散文風格
9. 4. 4 如何分析小說中的語言
9. 5 戲劇的語言
9. 5. 1 如何分析戲劇
9. 5. 2 戲劇語言的分析
9. 5. 3 如何分析劇本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十章 語言和計算機
10. 1 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 CALL
10. 1. 1 CAL/CAI和CALL
10. 1. 2 CALL的發(fā)展階段
10. 1. 3 技術
10. 2 機器翻譯
10. 2. 1 發(fā)展歷史
10. 2. 2 研究方法
10. 2. 3 MT的質量
10. 2. 4 MT和互聯(lián)網
10, 2. 5 口語翻譯
10. 2. 6 MT和人工翻譯
10. 3 語料庫語言學
10. 3. 1 定義
10. 3. 2 語料庫語言學受到的批判及其復興
10. 3. 3 共現(xiàn)關系
10. 3. 4 文本編碼和注解
10. 3. 5 語料庫數(shù)據(jù)的作用
10. 4 信息檢索
10. 4. 1 范圍
10. 4. 2 信息檢索系統(tǒng)
10. 4. 3 三個主要的研究領域
10. 5 郵件和新聞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十一章 語言學和外語
11. 1 語言學和外語教學的關系
11. 2 不同的語言學觀點以及它們在語言教學上的價值
11. 2. 1 傳統(tǒng)語法
11. 2. 2 結構主義語言學
11. 2. 3 轉換—生成語言學
11. 2. 4 功能語言學
11. 2. 5 交際能力理論
11. 3 教學大綱的設計
11. 3. 1 什么是教學大綱
11. 3. 2 教學大綱設計的主要因素
11. 3. 3 教學大綱的類型
11. 4 語言學習
11. 4. 1 語法和語言學習
11. 4. 2 輸入和語言學習
11. 4. 3 語言學習中的中介語
11. 5 錯誤分析
11. 5. 1 語法錯誤, 語用錯誤, 以及錯誤分析
11. 5. 2 對錯誤的態(tài)度
11. 5. 3 錯誤分析的程序
11. 5. 4 對比分析和非對比分析
11. 6 測試
11. 6. 1 兩種不同的測試方法
11, 6. 2 測試的類型
11. 6, 3 有效測試的必要條件
11. 6. 4 測試的內容和形式
11. 6. 5 評分和對分數(shù)的解釋
11. 7 小結
參考文獻
問題和練習
第十二章 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與流派
12. 0 緒論
12. 1 布拉格學派
12. 1. 1 緒論
12. 1. 2 音位學和音位對立
12. 1. 3 句子功能前景 FSP
12. 2 倫敦學派
12. 2. 1 馬林諾夫斯基的理論
12. 2. 2 弗斯的理論
12. 2. 3 韓禮德與系統(tǒng)功能語法
12. 3 美國結構主義
12. 3. 1 早期:博厄斯和薩丕爾
12. 3, 2 布龍菲爾德的理論
12. 3. 3 后布龍菲爾德時期語言學
12. 4 轉換生成語法
12. 4. 1 天賦假設
12. 4. 2 什么是生成語法
12. 4. 3 古典理論
12. 4. 4 標準理論
12. 4. 5 擴展的標準理論
12. 4. 6 后期理論
12. 4. 7 轉換生成語法的主要特征
12. 5 修正還是反叛
12. 5. 1 格語法
12. 5. 2 生成語義學
問題和練習
問題和練習答案